这些工作所需要的人必须是世俗且安全的,而不是一群极端分子或者受某种思想控制的狂热分子。
通过过去的观察和接触,他已经基本上判定了卡拉是一个思想上受西方教育影响的政客——这也正是他所需要的人选类型。因为这样的人更容易控制和利用,也更符合他的利益诉求。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实,爪哇有着良好的世俗化基础的,其实这也是荷兰殖民时代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最大的影响。
无论如何,在殖民时代这些地区都是高度世俗化的,独立后受西方教育的精英们也选择建立世俗国家。
反倒是亚齐等独立派,则是因为爪哇人不够虔诚。
不过这没关系,他们想虔诚,那就给他们一个虔诚的国家。
只要这边能够进一步世俗化就行了,而且没有了那个土豪国的输出,李毅安相信,他们还是有机会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有爪哇当局的配合。
只是三言两语之中,卡拉也就明白了面前的这位阁下想要的是什么。于是便说道:
“阁下,您所言甚是,未来的雅加达是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的,也是将来我回到雅加达之后所需要努力的事情,相信在未来有了你们的帮助,雅加达一定会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不再受任何愚昧落后的思想所影响。”
看着面前的这个家伙,李毅安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部老电影的名字,但是他仍然用平易近人的态度说道:
“卡拉先生,做好回去的准备吧,我相信很快你就可以重返雅加达了。”
半个多小时之后,李毅安亲自把卡拉送出了官邸,看着汽车驶离。一直陪同在侧的李国仁目睹了这一切,阁下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阁下,卡拉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李国仁终于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他在雅加达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如果我们能得到他的支持……”
“威望”李毅安打断了李国仁的话,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屑,
“这不重要。”
他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重要的是谁能够给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只要它可以提供这些东西,无论是人还是狗,我们都可以利用它。”
李毅安的话让李国仁感到一阵寒意。他看着李毅安,只见对方的嘴角上扬,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那笑容中透露出的,对一切的掌控。
“狗嘛,总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当的。”
李毅安继续说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嘲讽,
“只要诱惑足够,他们什么都会做。”
在那些流亡的政客之中,李毅安知道,他可以选择一个卡拉,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选择一个拉卡。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无论选择谁,他都能将对方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就是他的力量,他的底气。
他相信,只要实力足够,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想要的人或物。
而那些被他选中的人或物,也只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
……
在空袭的第三天,一队士兵闯进了爪哇银行。
爪哇银行是爪哇最大的银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在爪哇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中央银行,或者说,它才是有实无名的中央银行,毕竟,其掌握了爪哇70%的银行金融市场。
不过,一直以来,爪哇银行账和其最大的股东建源公司,都是当局的眼中钉。
爪哇银行是建源公司的企业,其是黄家名下的产业,黄家是爪哇有名的唐人大族,顾维钧的夫黄惠兰与是黄家的掌门人黄宗才的妹妹。
而顾维钧夫妻与李毅安私交极其深厚,甚至顾维钧本人还是官邸的外交顾问。
至于黄家,在长安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虽然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建源公司受到重击。公司在东南亚、欧洲等地的海外公司完全瘫痪,海外市场大片丧失。而在爪哇本土,建源公司的财产在动乱中遭焚烧、破坏和抢劫。
战后结束后,作为掌门人黄宗孝竭尽全力恢复公司业绩,使建源公司继续取得某些发展。虽然在独立后,有长安的撑腰,当局不敢明目张胆打击唐人,但仍然对唐人经济进行了种种限制。
而作为向来以亲荷著称,同时又是唐人最大财团的黄氏家族,自然被视为眼中钉,独立后,其政府与黄氏家族之间在爪哇银行的储备金问题上发生了法律纠纷,使政府对该财团怀恨在心。
实际上,这些年黄氏家族在思想上处于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他们舍不得放弃家族在爪哇的根据地;另一方面,又觉得爪哇的环境越来越险恶,谋得利润越来越困难,因而也在撤出爪哇,在sea另谋出路。
于是便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建源公司与总公司剥离,把一部分资金转移出长安,并且筹建若干基金会。但因为资产太过庞大,财产转移和建立基金会的工作进展比较缓慢,原计划建立30个基金会,到现在实际上只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