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折雨伞?
于是,八点就成了企业下班的最后时限。
“那么小的雨伞怎么挡雨?”
“娘,你就放心吧,我在这里一切都挺好的……”
加班,有时候,人们总是会主动的加班,并不是为了企业,而是为了兴趣,或者说脑海中的灵光一现。
只读过工专的赵海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发明家,他只是制伞公司里最普通的技术员而已。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之中,赵海都趴在桌案上研究着如何实现雨伞的三折。
“三折……似乎也不难啊吗?”
李庆隆是八点准时离开公司,八点四十分才回到家,和大多数单身职员一样,他李庆隆也是住在公寓里。
直到深夜,仍然没有睡意的李庆隆,只好打开收音机,想听点音乐。他转着收音机旋钮,惊喜的发现,收音机里放的是爱乐乐团演奏的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从南洋大学毕业后,他就搬进了进来,装修简单的房间里,挂着一张老照片。那是一张全家合影,那是四年前,李庆隆离开家乡时,和一家人在照相馆拍摄的。一家人站在照相馆的布景板前面。爹和娘站在前面,他们兄弟姐妹五个,站在他们身后。
……
虽然李庆隆是个外行,但作为一名工程师,在下定决心后,他立即扑到了磁听机的研究中,从图书馆找来相应的技术资料——感谢德国的战败,战后德国遭到盟军各种的清算,许多战前德国持有的专利直接进了公有领域,在图书馆里,很容易找到这些专利。
有时候,很多发明是基于灵光一现。剩下的就是时间与汗水累积,这个过程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几乎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当朝阳再一次升起的时候,研究了一夜磁带和磁听机的李庆隆,朝着窗外看去,尽管窗外尽是阴云,可是他的脸上却尽是笑容,人从来都是如此,只要找到了目标,总会发生由内而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