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0章 东洋的命运(第三更,求订阅)(2 / 3)

中听出了威胁的意思,想了一下他说道:

“最近一段时间,藤田的工厂一直在抢我的单子。”

“就直接让他关门。”

山口靠着沙发大大咧咧的说道:

“我们身为官员嘛,想要帮助企业,不一定能帮上什么大忙,但是想要让一家企业关门,那简直就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直接让他关门就是了。”

山口的回答让松岛一郎的脸上乐出了花来,他立即奉承道:

“课长……不,局长,要是这样的话,您可就帮了我的大忙了,您说局长的位置需要多少钱。”

几分钟后,如愿以偿的伤口就离开了工厂而松岛一郎一直把他送到工厂门外看着他们坐上汽车离开的模样,松岛一郎忍不住又骂了一句。

“都他妈的是一群吸血鬼。”

嘴上这么骂着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对面的工厂,然后寻思着在他关门的时候,正好可以把这家工厂给吞了,至于藤田。

滕田的媳妇儿长得还是非常漂亮的,如果他不介意的话,他倒是可以帮忙照顾一下,想到这儿他的嘴角上扬目光中闪过一缕得逞的笑容。

虽然现在还没有上手,但是他已经在心底开启了幻想时刻,还想着把藤田的工厂变成自己的幻想着把他的太太给弄到自己的屋子里。

当然还在幻想着挣到更多的钱。不过片刻之后,松岛一郎又自言自语道。

“关键还是要降低成本啊。”

心里寻思着如何降低成本的同时,松岛还需要考虑市场,因为受到市场配额的影响,他的工厂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销往九州,所以,每个月他都会亲自到九州去洽谈业务,一边从老客户那接订单,一边争取新客户。

这天在工厂里忙活了一天之后,晚上六点,他坐上了前往九州的渡轮,轮船上既有像他们一样的商人,也有不少打工仔,其中还有一些学生模样的家伙。

这三类人前往九州的目的各有不同,前者和松岛一样,都是和九州做生意的,至于打工仔,则是拿着工签去九州务工的青年——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九州的经济发展远远好过日本。

他们不仅在战争期间吃到了特需经济的第一桶金,实现上了经济上的起步,而且后来,还靠着大员的“关贸成员”身份,大量对欧美出口。在越战期间,九州也接受了大批的美军订单。

去年,九州的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无论是从人均gpd还是从工业化程度上来说,九州都已经摸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当然,这里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地区。

也正因如此,每年这里都吸引了上百万日本人来这里务工,毕竟,九州的工业生产是需要劳动力的,尤其是廉价劳动力。

等到渡船靠上福冈港码头时,在通往海关检查通道时,手中提着行李箱的中村修二,将他的学生证以及通行证递了过去。

作为大学生的中村修二,与普通人相比,更容易申请通行证——只需要有学历证明,就可以来到九州。如果能找到工作的话,就可以由雇主帮忙申请工作许可。

为什么大学生更容易获得工作许可?

无他,就是为了收割人才。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日本就像一个血包一样,不仅向南洋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九州自然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九州的制造业的崛起,也多少受益于此。

虽然现在日本的教育日益下滑,但是高等教育总还是可以培养一些人才的,哪怕是在九州自身也有多所高等院校的情况下,伴随着产业升级,对造船、冶金以及电子工程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从来都没有得到过满足。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吸引人才,日本大学生可以凭学历证明获得通行证。在毕业后来九州就业。

所以,在日本也就有了一流人才下南洋,二流人才去九州的说法。

但无论是一流,还是二流,总得来说,至少让这些人有了一个去处,当中村修二通过海关,走出港务大楼时,他看着繁华的福冈,他的心里忍不住轻声嘀咕道:

“这才是城市该有的样子啊……”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什么?

耀眼的霓虹,是高耸的大厦,是街头上车水马龙,是穿着时尚的人们,大都市的活力就这样直直的闯入他的视线之中,让他整个人都愣住了,他呆立在街头,就这样感受着现代都市的冲击。

“难怪那么多人会来九州啊……”

在他的心里这么感慨着的时候,他看不少人都站在一个公告栏前,走过去一看,才发现了招聘启示,各种各样的工厂招聘启示,但他们招聘的并不是普通劳工——按照外劳法,所有的外劳都由专营公司统一招聘,再提供给各个工厂,以确保外劳不会非法滞留。

这些招聘启示上提供的岗位都是技术岗位,都是面向大学生的。

“艾利斯电子厂招聘电子工程师六名。”

看着电子厂的招聘启示,虽然并没有毕业证,但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