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6章 SEA就是个渣男(第三更,求订阅)(2 / 3)

气流让机身轻轻颠簸时,郭领航注意到前排男人正在研究美国地图,芝加哥、休斯顿、亚特兰大的位置都标了红色五角星。他想起出发前在公司电梯里,听见年轻职员议论:

“长虹的彩电已经占了加州三成市场”、““okatic”的微波炉在纽约卖断货了”。这些消息和眼前的景象重迭在一起,让“省油”这个卖点突然有了更重的分量——它不是孤立的优势,而是sea商品“性价比”“可靠性”标签的延续。

阳光透过舷窗斜射进来,在笔记本上投下长方形的光斑。郭领航望着窗外无垠的云海,忽然觉得机舱里这些西装革履的身影,像一群衔着种子的候鸟。他们带着不同的商品、不同的方案飞向美国,却共享着同一种默契:在油价飙升的年代,在消费者开始精打细算的市场里,sea商品早已悄悄站稳了脚跟。

波音447的喷气引擎声隐约可闻,他将笔记本合上,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击。他的脑海中再一次回响着部长的叮嘱:

“记住,油价暂时不会下降,但是我们的优势并不仅仅只是在油耗上……”

此刻看着周围低声讨论的同行,郭领航忽然觉得这句话里藏着更深的意思——当整个国家的产业力量都在向同一个市场发力时,所谓的“优势”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

那么对于大众来说,除了油耗之外,它还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作为公司的营销人员,郭领航很清楚,他的职责是什么,就是要进一步拓展大众在美国的市场,哪怕是现在,它已经是美国市场的销冠。

但那又怎么样呢

市场那么大,谁不想去占领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行程中,郭领航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十几个小时的漫长航行中,他只是到上层的酒吧喝了一点酒,抽了几根香烟,和同行们交流着看法,交换名片。

毕竟,未来到了美国之后,他们都会同一个兵团的战友。

而他们的敌人是谁

自然就是美国的本土企业以及欧洲的企业了。

当郭领航离开洛杉矶机场的时候,差不多已经飞了十几个小时,他也就是坐位上稍做休息了一下,但是在坐上接机人员的汽车后,他仍然直接对其说道:

“去公司吧。”

大众美国分公司总部位于洛杉矶,在前往公司的路上,他仍然在翻看着报告,很快,就在他抵达公司之后,却出人意料的看到,公司大厦门前挤满了抗议的人群,见状,他立即问道:

“维克多,这是怎么回事”

“都是失业的汽车从事者和他们的家人。”维克多解释道:

“他们认为,因为sea汽车的冲击,导致大量的美国汽车工人失业,所以,这两天他们一直在进行抗议……”

盯着那些举着纸牌的人们,郭领航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现在的美国市场并不仅仅只是蓝海,蓝海里是有鲨鱼的,而这些鲨鱼已经对他们充满了警惕,在这种情况下,他又该如何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北美市场的销量呢

事情有些难办啊!

郭领航问道:“其它地方有抗议吗还是说只是集中在我们这里”

“怎么可能只集中在我们这里呢郭科长,现在在华盛顿那边,也有这样的抗议,其它地方,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毕竟,这些年,咱们的产品的市场率越来越高,这总会带来不少问题……”

维克多的回答让郭领航的心头更沉重了,sea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质量上佳,且价格不贵,但最重要的是低耗能,汽车、家电都是如此,在这个后石油危机的时代,这样的低耗能自然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但相应的也带来了一个后果——会导致美国企业产品的滞销,而又会导致一些美国人失业,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把怨气撒在sea制造上……

“这可真难办啊……”

刚到美国就碰到这个难题的郭领航,不禁皱紧了眉头,心情也更加沉闷起来,在随后与新部长的会面时,他也特意提到了这个问题,而部长面对他的提问,沉默片刻之后,只是说道:

“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也是美国制造嘛!”

部长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大众在美国是有工厂的,不过这家工厂是以组装为主,95%的零件都产自本土以及南洋自由贸易区成员国,而大众在美国的销量的90%,都产自于位于南加州的工厂。

从理论上来说……大众汽车确实是一家“美国企业”,而且也是美国制造。

“所以,暂时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唯一的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部长盯着郭领航说道:

“怎么样干死那些底特律的美国制造商……”

在说到“干死”的时候,部长的语气是严肃的,完全没有任何客气的意思,要知道,十几年前的时候,他们还在从底特律引进技术,可是现在呢曾经的徒弟要把师傅给干掉了!

“现在,我们在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