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腾腾的将温怀瑜给说了一通,“天下哪有你这样的女孩子,还未出阁呢便想着要爬男人的床,真要出了阁还了得?还痴心妄想要嫁给我家琇呈,呵呵!”
小陈氏在旁边看热闹不嫌事大说:“李夫人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
那温怀瑜何尝不委屈,也不是个忍气吞声的性子,即便是对着可以称之为长辈的孙氏。
“我不知道你从何处听来的歪门邪道,竟这般污蔑于我,只我不曾做过的事,你既泼了脏水,又当着我王府人的面,便该给我哥说法。”
“再有,究竟是谁痴心妄想?你李家的小公子是精贵,可我还是皇家的郡主呢!本郡主可没说要嫁到你们李家去!”
温家近三代以来,魏祯帝无子,独独一个窈窈公主,端王是魏祯帝唯一一个弟弟,因而便越发彰显出端王子嗣的可贵,尤其是身为端王原配宋王妃所出,得圣上亲封郡主的温怀瑜,故而温怀瑜这话还当真有几分底气。
便是李家再尊贵,再有李太后撑腰,那也不过是外戚罢了,更何况这外戚做的并不稳,因这魏祯帝并不喜欢身为皇后的李家女,更不曾同李家女有过一儿半女。
李太后和端王府可以说是互为倚靠。
孙氏脸色白了白,又想到先前出发时李太后所交代的事情,让她务必同端王府的星月郡主结亲。
可这星月郡主如此不堪,孙氏实在无法为自己的儿子来求娶这样的人。
孙氏突然又笑了笑,“郡主刚刚说并不想同我们李家结亲?不妨去说动太妃,要不然你一个小孩子家家说的话可不算数,不晓得的人还当你不过是说一说而已,其实内心深处,巴不得赶紧嫁到我们国公府呢。”
太后让孙氏求娶星月郡主,孙氏听信流言,认定了温怀瑜是个不恪守妇道的人,因此并不想让李琇呈娶这样的人为妻,可孙氏又不想担了太后的骂名,又觑着温怀瑜年纪小,想用激将法激怒温怀瑜,让温怀瑜自个儿提出不要嫁到李家,真传到了李太后跟前,孙氏还会说是郡主不知天高地厚,看不上他们李家,这门亲事才没成,反同她孙氏没有一丁半点的关系。
就温怀瑜那么个直性子,哪里能搁得住孙氏这般激,当下便要开口,正中孙氏的下怀。
不过这个时候,辛九娘也听到这风声,赶了过来。
温怀瑜一看到自己亲近的人过来,立时觉得委屈,就要上来哭诉。
辛九娘却将她给拉过来,悉心问说:“怎么这么憔悴的样子,我们家郡主可从来都是被太妃捧在手心里,最是厉害的,难不成李夫人给了你气受?”
又莞尔道:“不过李夫人出身高门大户,该是个有涵养的人,便是真遇到了什么事,听到了什么话,也合该坐下来讲道理的,怕是李夫人同你说话时候有些严厉,郡主娇生惯养有些受不住吧,可是?”
李夫人恼恨辛九娘过来坏事,勉强“嗯”了一声。
温怀瑜哪里能看得孙氏这般态度,还想跟辛九娘说些什么,不过辛九娘却让她日后说。
辛九娘对着孙氏极为友好道:“我们都知道李夫人的来意,可巧刚刚太妃身子好了许多,说让李夫人过去,大家谈一谈,若能将事情尽早定下来就好了,毕竟我们太妃也听人说过贵府公子的为人也极是好。”
不论外头说李琇呈为人如何,可在孙氏的眼中,自己的儿子自是千好万好,可如今温怀瑜在她的眼中却是有‘污点’的,辛九娘这样说,越发的让孙氏觉得“这太妃莫不是打着糊弄我的心思,要不然也不用这么着急就将事情给定下来,定然是怕等我知晓了星月郡主的污点便不要了他们家的女儿”。
这样一想,更越发的肯定了不能让这样的女孩嫁给她的儿子。
可是这辛九娘这般热情的模样,多半就代表了太妃的想法,孙氏想自己到时候总不能就直接驳斥吧?
辛九娘道:“李夫人还在等些什么,还不快快随我去见太妃。”
李夫人不情不愿的应了一声,这才去到了元太妃的跟前。
元太妃待客格外的友好与客气,待李夫人一进门就让人上了茶来,又说:“想当年老身还未离京的时候倒还见过你,你不过才嫁到李家,继室多艰辛,还曾到公众同老身诉苦,如今却也已为人母了。”
对着元太妃,李夫人的那些个眼高于顶尽数没了,毕竟先帝一生也仅一后一妃两个女人,元太妃当年在后宫中的地位是除了李太后最尊贵的,更兼之李太后寂寞,同元太妃还不像别的帝王的后宫那般,竟是坐起了朋友。因有李太后对元太妃示好在前,李家一众人对元太妃也是非常尊敬。
孙氏道:“那都是陈年往事了,难为太妃还记得。”
元太妃又问:“对了,太后老姐姐最近的身子怎么样了,好多年没见,只每每传于信封,倒是怪想的。”
“太后身子骨硬朗,就是有些想念太妃。”孙氏有些把握不住太妃的意思,也不敢贸于提起这求亲一事。
就这般面上客套了一会儿,元太妃见了孙氏不提,自己反倒是主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