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的答案却更让朱兴明更是心头疑云密布。
“爷,问了几家。说法,大同小异,都说赵知府,还算个清官。上任三年,没听说什么大贪大恶。断案也算公允,没听说什么明显的冤狱。赋税,是按朝廷章程收的,虽说不轻,但也没格外加派。至于学政那边。”他顿了顿,“都说胡学政是京里派下来的大员,深居简出,等闲见不到。生员功名的事,底下人不敢妄议。”
清官?还特、么的公允?
那郑彦的状纸是凭空捏造,那柳文渊的尸骨何在。那明码标价的秀才功名,难道都是家的么。
一股邪火在朱兴明胸中翻腾。他猛地站起身,眼中厉芒一闪:“备笔墨!”
朱兴明吩咐,孟樊超不敢怠慢。不多时,将笔墨纸砚都拿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