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乌孙臣服,康居来使(6K4)(4 / 4)

而第二天他刚刚起床,身边的红儿就匆匆报告。

“阿什丽公主.她病倒了。”

原来,那个小公主昨夜离开后竟然没有好好休息,而是选择在他殿外长跪不起,一跪就是一整夜。

如今正逢寒冬腊月,她又衣衫单薄,这一夜过去没等到苏曜醒来,自己倒是率先倒下了。

“你这是何苦呢”

公主寝殿,苏曜看着阿什丽苍白的脸色,轻叹一声。

“殿下,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求你饶我大哥一命吧”

阿什丽就像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紧紧抓着苏曜的手。

“你可知你大哥若活着,对我大汉意味着什么”

阿什丽一怔,随即明白了苏曜的顾虑——大哥在军中威望甚高,若他活着,乌孙就永远存在一个反抗的火种。

“可是.”她哽咽道,“他毕竟是我嫡亲的哥哥啊”

“嫡亲的哥哥”

这时,苏曜才知道,为什么这个公主当时敢一意孤行的往北方跑。

原来,乌孙老王虽然儿孙众多,但大皇子与阿什丽倒是难得的同母兄妹。

不过,仅凭感情,苏曜又怎会轻易放过

若是为了一个女子的感情,就置家国大义于不顾,他不就成了历史书上的那些昏君了吗

“其实留他们大皇子一命倒也不是不行。”

说话的是周瑜。

阿什利公主衣衫不整的在唐王寝殿前长跪一夜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王宫内外。

周瑜也是早早的就赶来查看,这时他敏锐的察觉到苏曜神色间的松动,立即上前进言:

“殿下,臣有一策,既可保全大皇子性命,又能消除后患。”

苏曜挑眉:“哦公瑾有何高见”

周瑜的建议很简单。

如今乌孙王已经既然决定处决大皇子,表明态度,朝廷也可以大度一点,将其赦免,把大皇子罢黜为庶人,发配军中,去东北或者南方海外等地效力。

如此以来,既彰显了朝廷的宽仁,又能让大皇子远离乌孙故土,断绝其复起的可能。

“至于阿什丽公主.”周瑜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床榻上的少女,“公主如此重情重义,不顾流言蜚语求情,不如殿下就成人之美,也将其纳入王府,也算是给乌孙王族一个体面如此汉乌通好,两国联姻,更能彰显我大汉恩威并施之德。”

苏曜闻言,目光转向床榻上的阿什丽。少女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却不敢与他对视,只是紧紧攥着被角,等待他的决定。

苏曜沉思片刻,终于点头:“罢了,就依公瑾所言。不过.”

他转向阿什丽,严肃道:“公主需明白,你大哥虽可免一死,但此生不得再回乌孙。若他再生异心,休怪本王无情。”

阿什丽喜极而泣,挣扎着起身叩首:“多谢殿下开恩!阿什丽.阿什丽愿终生侍奉殿下,绝无二心!”

苏曜扶起少女,看着她憔悴的面容,轻叹一声:“先养好身子吧。三日后我们就要启程返京,这一路山高水长,可不容易。”

确实不容易。

此战俘虏众多,缴获丰厚,又加之乌孙王族几乎被尽数迁入中原,他们还有各部首领入京朝贡携带的大量物资,三天时间根本准备不完。

于是乎,原定三天的时间一拖再拖,等了足足七天队伍才算堪堪上路,踏上东归的旅程。

队伍最前方是苏曜率领的汉军精锐,中间是乌孙王族和归顺的贵族们,后方则是满载战利品的车队和押送俘虏的队伍。

乌孙王贵奢靡站在车驾前,最后望了一眼赤谷城雄伟的城墙。这座他生活了数十年的王都,如今已物是人非。

“父王.”阿什丽搀扶着父亲,眼中满是担忧。

贵奢靡拍了拍女儿的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走吧,该上路了。”

随着号角声响起,队伍缓缓向东行进。城墙上,留守的乌孙官员和百姓跪伏送行,哭声一片。

苏曜策马走在最前方,身后是飘扬的汉旗。他回头看了眼渐行渐远的赤谷城,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这场远征终于阶段性的落下了帷幕,随着乌孙全境归顺,西域大局已定。

接下来,等待他的将是洛阳盛大的庆功宴,和许久未见的妻儿.

队伍不停的行进,一路上,这庞大的队伍还在不断的增添人员。

沿途诸部落和西域诸国,闻知大将军凯旋,纷纷前来加入朝贡队伍。

甚至还有远在葱岭以西的大宛和康居这种已经臣服贵霜帝国的属国使者加入。

他们带着一车车珍贵的贡品和礼物,希望能在大将军与大汉天子面前留下好印象,以达成自己出使的任务。

“哦大宛和康居的使者”

“来的正好,把他们传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