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5章 聪明人的表态(1 / 2)

当狄英再次踏入凤仪殿时,殿内已不见其他大臣的身影。

金兽炉中的香换了新的,袅袅青烟在殿中盘旋。

出乎他意料的是,等待他的并非女帝武曌,而是楚国皇帝楚宁。

楚宁站在窗前,背对着殿门,修长的身影被窗外的雪光勾勒出一道银边。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身,英俊的面容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狄英连忙躬身施礼:“见过楚国皇帝陛下!”

楚宁微微颔首:“狄大人不必多礼。”

他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其实此次是朕请你来的。”

狄英心中一凛,表面却不动声色:“不知楚国皇帝陛下有何吩咐?”

楚宁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案几前,亲自为狄英斟了一杯热茶。

茶香氤氲,驱散了些许寒意。

他这才开口:“想必刚才裴炎的态度你也看到了,女帝陛下和朕的用意,你应该也很清楚,不知你对此事意下如何?”

这直白的问话让狄英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

他明白今日自己必须表态,如今摆在他眼前的有三条路:一是支持女帝。

二是支持裴炎反对公布武秀宁公主的身份,彻底站到女帝对面。

三是保持中立!

狄英放下茶盏,抬头直视楚宁的眼睛:“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臣需要时间考虑。”

楚宁轻笑一声:“狄大人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有些事拖不得。”

他走到狄英身边,声音压低,“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你想过没有,大周与楚国合并,对两国百姓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连年征战,生灵涂炭,若能和平统一,岂不是造福苍生?”

狄英沉默不语。

楚宁继续道:“裴炎那等迂腐之人,只知固守所谓的正统,却看不到天下大势,狄大人难道也要学他吗?”

殿外,雪下得更大了。

雪花拍打在窗棂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狄英望着窗外的飞雪,思绪万千。

他知道自己此刻的选择,将决定大周的未来,也将决定自己的命运。

“楚国皇帝陛下。”

狄英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若臣选择支持您和女帝陛下,您能保证大周百姓的福祉吗?”

楚宁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郑重地点头:“朕以天子之名起誓,两国合并后,大周百姓将享有与楚国人同等的权利和待遇。”

狄英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向楚宁深深一揖:“既然如此,臣愿为陛下效劳。”

这一刻,狄英的称呼都变了。

楚宁满意地笑了,伸手扶起狄英:“有狄相助阵,此事必成。”

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密函,“这是朕与女帝拟定的计划,你先看看。”

狄英接过密函,展开细读。

随着的深入,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当他读完最后一个字时,整个的人都愣住了,他虽然知道女帝想要将大周并入楚国,但却没想到这么快。

“如何?”楚宁问道。

狄英将密函合上,沉声道:“计划周全,但裴炎一党不可小觑,若要顺利实施,必须先稳住他们。”

楚宁点头:“这正是朕想请教狄相的地方。”

狄英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臣有一计!”

“哦?详细说说。”楚宁来了兴趣。

他对狄英还是很认可的,这位大周丞相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将大周搭理的井井有条。

否则光靠武曌一人是无法将大周王朝处理妥善的。

大周王朝许多政事,其实都是狄英在处理,此人熟悉大周王朝的任何事物。

既然狄英主动献计,他自然是要仔细听听。

很快,狄英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楚宁听闻顿时哈哈大笑,拍着他的肩膀朗声道:“若是此事能成,狄大人今后依旧是丞相,位列内阁,专管大周王朝之事!”

既然狄英已经做出了选择,而且几乎还如此完美,他自然也不会吝啬。

对于归顺他的人,他向来都会厚待。

狄英拱手施礼:“陛下,事不宜迟,微臣这就下去处理。”

随后,见楚宁点头答应,他才转身离去。

楚宁看着狄英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一抹笑意,他统一天下的大计又进了一步。

一旦能将周朝并入楚国,那今后收拾大唐和大汉就容易多了。

凤仪殿的沉香渐渐淡去,屏风后传来珠帘轻响。

武曌从内殿缓步走出,绛紫裙裾扫过青玉地面,腰间环佩竟未发出一丝声响。

楚宁转头望去,见她精致的下颌微微扬起,凤眸中凝着未化的寒霜,便知这位女帝仍在恼火。

“如何?”

楚宁倚着鎏金案几笑道,指尖轻轻敲打狄英用过的茶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