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带动全行业的决定(2 / 3)

那些剥削员工的无良工厂。

如果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王东来根本不会与之合作。

这是前提。

而具体的要求,包括不限于员工的最低薪资,福利保障以及明确的员工管理条例。

公司的股份以及分红权,每年投入在研发上面的经费占多少比例,这些也都是有要求的。

之前。

银河科技和byd和catl等公司合作的时候,就提出了这些要求。

byd和catl本就是工厂。

大量的员工,做的都是一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枯燥工作。

若是以市面待遇来说,这些员工的工资水平很低,只能依靠着加班费来提高工资水平,最后到手五六千左右。

这还是建立在每月全勤,只休四天的前提下,获得合格评价才有的。

不过,和银河科技合作之后,王东来就强制要求他们进行了更改。

提高最低薪资,增加福利保障,加班工时也进行了限制。

这部分的额外支出,银河科技承担了大半。

与之对应的,便是银河科技的高标准质量要求。

总得来说,银河科技并没有亏,用一点小钱获得了高质量的产品。

而byd和catl也没有亏,虽然给员工让利了,但是银河科技提高了利润率,总之到手的还是有的赚。

至于员工,就更没有亏了。

工资高了,休息时间多了,福利保障也更好了,唯一不爽的就是高标准的质量要求,需要他们更加认真地去工作。

这一系列的事情,看似很简单。

实际上,真的做成却无比困难。

因为,太多求上来合作的企业和单位,既不理解银河科技为什么这么做,也不愿意做出这样的改变。

他们的产业众多,要是提高了这部分的员工的待遇,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这只是一部分原因。

更有这样的做法和他们长久以来的观念相冲突的原因存在。

然而,在这方面,王东来却是无比的坚定。

没有半点可商议的空间。

眼看到王东来如此坚定,众人为了合作,也只能选择了接受。

如此,就已经是一个月的时间过去。

这一个月里。

和国内各大厂商进行合作磋商。

和各地官方见面,商议合作事宜。

以及各地国资委和国家基金投资入股的事情。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银河科技已经不可能再这么游离在控制之外了。

国资入股,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没有寻求什么管理权,也没有争取最大股份,只是要了董事位而已,这个条件已经相当丰厚了。

而带来的好处,则是无比巨大。

天价资金,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像是一座占地面积数万平方米的辐射光源光刻工厂,它的耗电量堪比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1%。

可想而知,辐射光源光刻工厂对电力的要求有多大。

如果没有上级单位的强力支持,电力供应就是一个巨大难题。

另外,那便是辐射光源光刻工厂的修建地址,要求更是极高。

因为是巨大的光刻工厂,对于地址要求极高,不能建在地震带上,不能有地质灾害等因素。

所以,适合修建的光刻工厂地址放眼全国也不是很多。

这一点,也需要上面的大力支持。

半导体市场到底是一个成熟的,多大上万亿的市场。

银河科技自然不可能全部控制在手。

能够在这个领域的一些关键核心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就已经可以了。

剩下的就需要由其他公司进行填补。

同步辐射光源光刻工厂的设备和器材,也与极紫外光源光刻机不同。

所以,在这方面,也需要和阿斯麦为首的西方光刻技术路线进行争锋,输出自己的技术标准,重塑全球半导体权利结构。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千头万绪,又都复杂无比。

根本就不是一家企业能够玩的转的。

能够把这些做好的,也只有国家了。

最后,那便是,光刻工厂技术路线,对于全球其他半导体巨头公司的冲击和威胁。

这些巨头,针对一个人,针对一家公司,和针对一个国家的难度是完全不同的。

王东来就算是【政治】科目的等级没有这么高,也清楚这些。

他也不是恋权,恋钱之人。

从获得系统的那一刻开始,他的人生只剩下人类未来,宇宙星空。

而不是困于星球之上,无尽重复历史。

打破人类社会宿命,进入无垠星空,迎接无穷未来。

这才是,他重生一次的真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