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诺奖的意义,责任(2 / 3)

一家企业,总是要做业务的,肯定会有所影响。”

王东来洒脱一笑,出声说道:“徐叔,我现在可是全球首富,大家都在说我的身家超过了几千亿。”

“这个我没有统计过,但是我知道我现在所掌控的资金,能有多大的影响。”

“目前,银河科技的正式员工有四十三万五千六十二人。”

“这些只是我们的正式员工,像是一些和我们有业务往来,靠着我们的业务生存的公司,以及带动的就业人数,恐怕是这个数字的十倍往上了。”

“更不要说拼一刀推动的万村万品计划了,扶持一万个农村,推出一万个农村品牌出来。”

“都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银河科技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不是一个小企业,是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了。”

“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购买商业保险,这些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写在劳动法上面的。”

“可是,这些却变成了打工人的福利,成为了企业的亮点。”

“我说这些,并不是在邀功,我只是觉得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

“我刚才提到的诺奖,其实也是这样的道理。”

“作为商人,我觉得我只是一个合格水平。”

“而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只是取得了一些学术成就,但是在学术体系建设方面,并没有什么建树。”

“如果能推动国内学者醒悟的话,那我也算是做了一点小小贡献了。”

徐松尧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你这个话就有些太谦虚了。”

“作为企业家,你大规模招纳人材,吸纳就业,这就是一种贡献。”

“更不要说,你对数学专业的补助了,切实地帮到了一大批的学生,让他们不必因为经济的囧困而影响到自身的学业。”

“当然了,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你在学术上的成绩了,有力地推动了数学和物理等专业的发展。”

“我估计,在五到十年内,你证明的几个数学难题,恐怕还会一直影响到学术界,等到真正吃透之后,恐怕科学技术会有一个很大的突破。”

徐松尧到底也是技术出身,对王东来的评价也很客观,一张口就把王东来的贡献说了出来。

听到徐松尧的夸赞,王东来轻轻地笑了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既然我有这个能力,就应该这么做。”

徐松尧心里叹了一口气,说道:“那你后续准备做些什么?”

“徐叔,我也不瞒你。”

“我本人其实只想着搞研究,哪怕是银河科技的发展,我都没有多重视。”

“相比较于金钱的增长,我更看重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

“银河科技的商业布局,大多都是出于这个考虑,布局半导体、能源电池、航空航天等,都是如此。”

“如果没有事情的话,我是最希望能够安心搞研究的。”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西方不会就这么看着我们完成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引领全球科学技术发展,动摇他们的领先地位。”

“我们也不可能就这么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所以,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

“不断地发展,不断的突破,最后让他们都来适应我们!”

“放弃幻想,准备战斗!”

“我们和西方碰撞的地方太多了,必然会有接连不断的碰撞,早点丢掉幻想,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王东来看似说了一些套话,但是徐松尧却听懂了。

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反正我也要退休了,再多的事情也管不到了。”

“之前你说的事情,我也想好了。”

“我这把老骨头,工作了大半辈子,让我闲下来,我自己也做不到,还不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你既然不嫌弃我这个老家伙,那我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只希望不拖你的后腿就好。”

闻言,王东来大喜。

银河科技虽然有王东来和娲可以在尖端核心领域进行研发,但是次一级的研发人员还是急缺的。

这两年,银河科技大手笔砸钱,从各大巨头手里挖人。

动辄就是薪酬翻倍,着实是吸引了不少人。

但是,挖人的速度远远比不上银河科技的扩张速度。

银河科技开展的研究项目太多了,到处都缺人。

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虽然基础不弱,可要是负责起一个项目的话,还是有些难度。

现在,要是能把徐松尧挖进来,对于银河科技的人才梯队建设是有极大好处的。

就像是阮威和杨安超等人的入职,就通过他们的人脉和关系网,为银河科技补充了大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