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分析道。
说到此处,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权衡接下来的话语。然后,他缓缓开口谈及凤阳:“凤阳,作为父皇的故乡,情感价值自然非同一般。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凤阳在经济、地理、军事等方面均不具备作为都城的条件。凤阳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且军事上无天然屏障可守,难以抵御外敌入侵。”
朱元璋听着朱檀的分析,心中不禁暗自赞叹他的远见卓识。尽管朱檀连续否定了四个迁都的候选地点,但他的每一点分析都切中要害,让人不得不信服。
“那么,老十,你心中可有合适的迁都之地?”朱元璋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朱檀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父皇,儿臣认为北平或许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北平?”朱元璋眉头微挑,显然对这个提议颇感兴趣,“你且说说看,为何认为北平适合作为都城?”
朱檀神色肃然地解释道:“北平地处北方边疆要冲,北依燕山山脉之险要地势,南临华北平原之广阔腹地。这样的地理位置既有利于军事防御外敌入侵,又便于控制和管理北方边疆地区。此外,北平距离江南等经济中心相对较近,便于物资运输和经济交流。江南的富庶可以为北平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而且北平的气候条件也相对较好,四季分明且适宜居住。这对于皇室成员和百官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另外北平作为元朝的大都,已经有着一定的城市建设基础,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修缮和扩建,节省时间和财力。”
朱元璋听着朱檀的阐述心中不禁暗自点头,他之前虽然也考虑过北平作为迁都的地点但并没有像朱檀这样深入地分析过其优势,现在看来北平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