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报,轻声道:“只要拿下这个朴家,问过之后自有分晓。”
“殿下,做此事,还是要谋定后动。”
汤和开口道:“朴家只是露在外面的人,背后涉及到我大明的官僚,以殿下的身份却……”
朱檀再受恩宠,声望再高,他也只是皇子,不是太子,无权触碰大明的政务。
也就是说,就算朱檀将此事查的清清楚楚,最后定夺的人还是老爷子,他绝不能独断专行。
想到这,朱檀大概知道这是个什么套了,随即抿嘴笑道。
“没事,这次剿灭倭寇的军事,不光有我,后面还有别人。”
汤和闻言一怔,下意识问道:“谁?”
“我亲爱的四哥,燕王啊。”
……
汤和只在朱檀那逗留了一夜,第二天便匆匆赶回山东都司。
按朱檀的谋划,山东都司的兵马已然要开始调动,向海津府(今海津)集结,并在海津府当地港口登船,一路南下,扫平倭寇。
不过在汤和走之前,朱檀刻意告诉他调兵的速度不要太快。
汤和离开之后,朱檀又在城内逗留了几天,直到马和回来汇报,他要的战船已经筹备好了。
故此,朱檀抵达辽宁都司造船厂的十一天之后,终于看到了自己想象中的铁甲战舰。
此刻,他站在战舰之上,看着一门门固定在甲板上的火炮,看着宽阔的甲板和厚重的铁甲,心中一阵激荡。
按照他的设计,造船厂的匠人将火炮分列三层,两排共二十八门,再加船头和船尾的火炮,一共三十六门。
这样的船开出去,若是火力全开,瞬间便可将一座小城夷为平地。
这种火力,已站在时代的巅峰了。
朱檀再检阅战舰时,督办司的主事杨峥一直跟在他身后,小心翼翼的介绍着战舰的各种细节。
虽说还有些瑕疵,但短时间内能改造成这样,已经超出朱檀的预期了。
“你做的很好。”
朱檀脸上笑盈盈的,看着杨峥道:“现在改造好的十五艘战舰,连带水手,我今日会就带走。”
“后面的十五艘,命你三个月之内建成。”
说着,他伸出手掌,拍着战舰监视的栏杆,又道:“质量,不能低于这艘。”
听到这话,杨峥赶忙躬身称是,不敢有丝毫怠慢。
造战舰这事,不光朝廷调了相应的银钱和物资,朱檀本人也大量投入,目的就是打造大明海军,驰骋蓝海。
在这点上,朱檀和老爷子很有默契,也从未在这件事上扯皮过。
正午时分,天空泛着蔚蓝,万里无云。
朱檀站在甲板最前,下令起航。
五艘铁甲战舰缓缓驶出码头,驶向无边的蓝海。
之前对高丽征战只是小打小闹,那时的铁甲船还并未成型,战力也有限却还能轻易的轰开高丽国门。
而现在,铁甲舰的战力今非昔比,敌人见其威力,只要还有点脑子,就只有投降和逃窜两条路。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没用的。
铁甲船主舰,朱檀坐在甲板上,迎着清新的海风,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至于倭寇之事到底是谁要给他下套,他根本就不在乎,只要能顺利荡平倭寇,不把手伸的太远,谁都奈何不了他。
此时,马和就站在朱檀身后,举目远眺,看着远方无边的蓝海,心中也是一阵畅快。
这几日,他亲眼见到了铁甲船的制作过程,看到那些火炮一门门的移上战舰,也曾看到过战船火力全开,将远方海洋炸的一片沸腾。
此种钢铁巨兽,他连做梦都没梦到过。
可现在,他却站在这巨兽的肩上,随军远征了。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有这般境遇,此时心中自是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还藏着一丝疑惑。
鲁王朱檀看起来对他十分信任,将监督船厂造办处的事都交给了他,可他却不知道这种信任是从何而来的。
鲁王并未和他说过太多话,也没问燕王在北平的事,只是交代差事让他去办。
朱檀越是不说,他心中就越是打鼓。
经过连番乱世,马和心中十分清楚,这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恩惠,鲁王殿下对他如此,必然是有原因的。
但这原因朱檀不说,他也不敢问。
舰队直奔海津而去,朱檀在甲板上坐了一会,返回船舱,见马和面色连续变化,便知他心中有所顾虑,故此笑着问道。
“马和,这几天在造船厂,你感觉如何?”
马和闻言,立刻躬身道:“回殿下,叹为观止。”
“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朱檀拿起茶盏,轻轻喝了一口,又道:“之后大明会有无数铁甲战船,自会航行万里,囊括宇内。”
马和不知道朱檀为什么和他说这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