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朱棣震惊!老十什么时候成长起来的(4 / 7)

“那带着这些学生读书的是”

朱檀淡淡道:“哦那是几名卫所的军士罢了!”

董伦眼睛瞪得大大的。

“那些军士也能教人读书?”

随后摇摇头,哼道:“难怪读得毫无章法!这般念书又怎么能理解圣人微言大义呢?”

话音落下。

忽然。

一声怒喝响起。

“好好念!精神点!陆秉义!你小子又想挨鞭子了吗?”

几位老夫子面面相觑。

眼里满是古怪。

虽然说教书先生也都喜欢在教书的时候对不听话的学生使用一些暴力手段,譬如说用教鞭打手。

但他们可从未见过大头兵如此教课.

董伦愤愤道:“殿下!这样教书不行!这哪里是在教人学习圣人之道?分明是在强塞硬灌!甚至还用出如此暴力,这岂不是在亵渎圣人之学?

何况这些军士哪里懂孔孟之道?只是强迫学生没有感情、也不理解地胡背一气.简直,简直有辱斯文!”

朱檀摇摇头,道:“先生何必生气?他们如此作是本王吩咐的,要不然坐在这学堂当中读书的非富即贵,打死这些军士,也不敢如此对待他们的。”

董伦听到这话,忍不住叹息道:“不知道,殿下求胜心切,恨不能让这些学子早日成才,到时候高中进士,赢了赌局!

但教授圣人之道可不是这样急于求成就能行的!

还是得用春风化雨般的方法才可以.”

朱檀笑笑,道:“先生此言差矣!本王在这里并不求他们能懂四书五经!

这些人这么多年没怎么看过书,对四书五经更是一无所知,基础极差,若是不用这等速成的法子,他们只怕永远也学不会!

先让他们将这些书全部背下来再说!就算背不下来,也要彻底记住、熟练!”

其实,四书五经字数并不算多,加起来也不过32万字左右。

若是硬逼迫这些勋贵子弟记住这些书,其实也不会太难。

总之就是每天反复诵读,疯狂诵读!

半年时间,就算记不住全部,也能记个七七八八。

董伦皱眉道:“如此实在是太过急功近利,他们只怕不懂圣人之道,便是背下来也只能拿去考试用.”

话音落下。

朱檀笑道:“难道本王还指望他们以后张嘴闭嘴,便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吗?当然只是用来考试的!”

董伦气道:“圣人显学怎可以如此怠慢!”

朱檀看看董伦,忽然一笑。

笑意中,却隐隐含着威胁。

“既然先生对本王所作所为提出了异议,那本王也正好借此机会,跟几位先生说清楚!

第一,本王花重金请几位先生来,可不是让几位教本王怎么做事的!

第二,这恒中书院,本王是山长!你们都是教书先生!一切安排,必须听本王的!”

话说到这里。

孔言吉忍不住对董伦道:“董夫子,既来之,则安之!君子重信守诺,咱们答应了殿下,听安排便是!”

董伦气道:“老夫学了一辈子孔孟之道,还没见过如此教学生的!真是岂有此理!”

虽然如此说着。

但也很快平复心情,不再提任何意见。

毕竟,方才恒中书院外面的场景他们都看到了。

眼前的鲁王殿下虽然看起来人畜无害,但若是不小心惹恼了他,天晓得会不会对自己下毒手。

皇明祖训大家多多少少都看过。

这里面可是写的清清楚楚,大明的亲王不得被处死!

最多也只是废为庶人。

同时,涉及重大罪过的,最终的审判结果都是交由皇帝亲自定。

这就远远谈不上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了。

也正是这种特权,进一步助长了各地藩王的嚣张气焰。

他们便是遇到朝廷三品、四品的官员也是说杀就杀,更不要说对付几个手无寸铁的老夫子了。

朱檀见众人不再说话,满意一笑,道:“既然诸位先生没有其他意见,那本王就跟诸位说一说恒中书院的规矩!

希望诸位先生遵守规矩,用这半年时间,培养一批国之栋梁!”

众人听罢,都是摇头苦笑。

不知道鲁王殿下又要作什么妖。

果然,跟荒唐的人就是不能共事!

当初就听说这鲁王殿下名声不怎么好,自己为什么还要答应来这里呢.

朱檀缓缓道:“诸位先生,请听仔细!

第一,诸位要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须在科举考试前一月完成对四书五经的详细讲解,剩下的时间,确保学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复习这些圣贤之言。

第二,诸位还需搜集历代科举佳作,讲解其文中奥义及文章结构,使学子们明了文章之道!

第三,为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