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赏罚立威 挫其骄狂(2 / 3)

一道清瘦身影正与守卫低声交谈。那人头戴儒巾,腰间玉佩在月光下泛着温润光泽——竟是尚书令荀彧。

\"文若兄?\"刘备疾步上前,见荀彧手中捧着一卷文书,神色凝重,\"深夜至此,所为何事?\"

荀彧转过身,眉峰紧蹙:\"玄德公来得正好。说来你心中不要介意,今日天子赏罚不均,吕布心中必生怨愤。西凉未退,若再激得吕布生变,长安危在旦夕。彧正欲进宫谏言,不料...\"他话音未落,刘备已重重一拍他肩膀:\"英雄所见略同!某亦为此事而来!\"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转身迈向宫门。黄门令尖细的嗓音穿透夜色:\"左将军刘备、长安令荀彧,求——见——\"

此时天子斜倚在沉香榻上,鎏金托盘里的玉瓶泛着幽光。正是他日常所服之神药,丹丸在烛火下流转着诡异的光芒。正准备接触唇边时,殿外的通传声惊得他手一抖。

\"深夜求见,所为何事?\"天子眉间闪过不悦,望着阶下并肩而立的两人。刘备与荀彧同时跪地,额头几乎贴上冰凉的金砖。

\"陛下!城外西凉虎视眈眈,此时厚此薄彼赏赐武将,恐生祸端啊!\"刘备叩首,声音里带着火烧般的焦灼。荀彧展开文书,字字铿锵:\"吕布麾下铁骑骁勇,今见臣等受赏悬殊,必生异心。若西凉与吕布内外勾结,长安危矣!\"

殿内骤然死寂,唯有铜炉中龙脑香在噼啪作响。天子把玩着玉瓶,冷笑一声:\"皇叔,是嫌朕赏得不够多?\"

\"臣惶恐!\"刘备抬头时目光如炬:\"臣非为赏赐而来!只为江山社稷!\"荀彧亦朗声道:\"望陛下以大局为重,平衡赏罚,免生内乱!\"

月光透过窗棂爬上天子的玄色袍角,他望着阶下执拗的身影,忽然想起白日里吕布攥紧方天画戟的模样。玉瓶在掌心转了两圈,最终重重搁在案上:\"既如此,皇叔、文若卿说说,该当如何?\"

刘备挺直脊背,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可将吕布之赏再加厚三分,以平其怨。另赐他掌管部分粮草调配之权,既显陛下恩宠,又可暗中制衡。如此,吕布必感陛下恩德,尽心竭力守长安。\"

荀彧紧接着补充道:\"玄德公所言极是。同时,可命吕布与我等诸将协同练兵,增进彼此信任。更重要的是,可借此机会,将陛下的亲兵安插于吕布军中,既示重用,又可掌握其动向。\"

\"再者,\"荀彧展开手中文书,\"臣已草拟了一份犒赏全军的方案。陛下可下旨,对所有守城将士一视同仁,发放抚慰金。如此既能安抚军心,又可淡化此次赏赐的差异,让将士们皆感陛下恩德。\"

刘备点头赞同:\"文若兄思虑周全。另外,臣建议可让吕布参与接下来的军事会议,共同商讨退敌之策。让他感受到陛下的信任,也能激发他的斗志。如此内患可平,方能全力抵御西凉之敌。\"

二人说完,再次伏地叩首:\"望陛下三思!\"殿内一片寂静,唯有烛火在风中摇曳。

烛火在蟠龙烛台上轻轻摇晃,将天子玄色袍服上的暗纹映得流光婉转。他抬手虚扶,温和笑道:\"皇叔、文若卿快快请起,深夜冒寒进谏,实乃社稷之幸。\"

刘备与荀彧缓缓起身,却仍垂手恭立。天子踱步至二人身前,目光透着长者般的慈和:\"皇叔所言吕布之事,朕岂会不知?只是这赏罚之道,如持秤权衡,轻不得也重不得。\"

荀彧拱手道:\"陛下圣明。然吕布麾下铁骑骁勇,若因赏赐不均生怨,恐生变故。\"

天子微微颔首,轻抚案上的兵书,语气似叹非叹:\"文若啊,你看这长安城外,西凉营寨绵延数十里,为何迟迟不攻?不过是在等城中生乱罢了。\"他忽然转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刘备,\"玄德公兄弟几人,连日来浴血奋战,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厚赏是你们应得的。\"

刘备连忙道:\"臣等不过尽忠职守,怎敢...\"

\"莫要推辞。\"天子抬手打断,语气亲切,\"朕若连功臣都不能厚待,岂不让天下寒心?至于吕布...\"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此人虽勇,却常怀二心。此次作战保存实力,朕心中明镜似的。厚赏他,反倒会助长其骄狂;稍加薄待,他虽有怨,却也不敢公然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