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飞鸿踏雪泥(八十五)(2 / 3)

初到琅琊时,因为流民缘故,与这旁系中最有权势的堂兄闹过别扭,不惜将一名李家族人关入大牢,两年已过,李子舟撇去公子浮浪,一袭灰衣布袍,显得内敛沉稳。

李桃歌好奇问道:“族兄在东龙书院读书还是任职?”

李子舟仍旧弓腰曲背,乖巧道:“禀侯爷,草民在书院担任管事,帮先生和学子处理一些俗物,先生讲学时,草民会坐在旁边听课,学些技艺傍身。”

李桃歌笑道:“一家人,免去这些俗礼,起身回话。”

“是。”

李子舟终于敢抬起头,只不过含胸驼背,尽显谦卑。

初见那天,李子舟仗着爷爷曾是一州长史,父亲是太常寺少卿,一口一个族弟,根本没将相府庶子放在眼中,滔滔不绝贬斥流民之罪,推人落水如同儿戏。

今日的少卿之子,温顺如羊羔。

李桃歌边走边说道:“请来的先生,是有才学的大家,这类人心高气傲,脾气乖戾,听闻学子中有一半是李氏族人,另一半出自官宦之家。这两种人放到一起,势必会摩擦不断,堂兄打理俗物之余,还得帮忙维护师生情谊。”

李子舟跟在侧后方三步之内,低声道:“侯爷所虑极有道理,当初爷爷把我放到书院,正有此意,他怕先生们言辞锋锐,李氏族人不服管教,为了避免伤和气,于是令我居中斡旋。”

李桃歌点头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听老人的经验之谈,能少走弯路。”

“侯爷。”

李子舟唯唯诺诺道:“书院人手不足,需找些帮手,不知能否将李沐从牢中放出来,令他将功补过。”

“李沐?”

李桃歌想了想,问道:“那名推流民落水,致老翁身死的李氏族人?”

李子舟答了一声是。

李桃歌好笑道:“两年了吧,李沐还关在牢中?郡守吴贤之没把人放了?”

李子舟干笑道:“没有侯爷口谕,吴郡守不敢擅自作主,李沐在牢中受尽苦楚,早已改过自新。”

李桃歌嗯了一声,轻飘飘道:“他改过自新了,那名死去的流民活过来了吗?”

“这……”

李子舟为难道:“李沐家赔了一万两银子,何况他无心杀人,按照大宁律,关两年已是重罚了。”

李桃歌停住步伐,拽住一根柳条,玩味一笑,“我知道你的意思,大宁律偏袒世家门阀,大族子孙失手杀了人,不过是罚钱了事,李沐又在牢中躺了两年,是该重见天日了,对吧?”

李子舟温和道:“一切全凭侯爷做主。”

李桃歌含笑道:“本侯若不想放人呢?”

李子舟想都没想,“那便继续让李沐在牢中受罚。”

李桃歌平淡道:“一个族人生死,远不及流民归心,按照我的本意,至少关十年八年来平息众怒,既然赔了银子,那就大事小办,再关一年,以儆效尤。”

李子舟顺从行礼,“诺。”

“哎!~”

李桃歌突然轻叹一声,“我这心软的毛病又犯了,听到族人关在大牢,也许茶不思饭不想,睡觉都不安生,算了,去和吴贤之张都尉说一声,放人吧。”

没等李子舟道谢,李桃歌甩动衣袖,负手离去。

李氏旁系已足够听话,又掏钱又忍气吞声,敲打一番,适可而止,万一过了火候,卯足劲来对付相府侯府,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走出东龙书院,李桃歌琢磨起庄游的一举一动,内应是谁,会从哪条路线逃离。

南下两江,或者绕道东庭保宁?

按照庄胖子的狡黠,极有可能不会走寻常路,一个月而已,只要不是骏马疾驰,走不出大宁。

无论他从哪边绕,派人在南雨国边境设下天罗地网即可。

正当他想的入神,背后一记清脆马鞭打扰思绪,接着传来缓慢马蹄声。

李桃歌转过身,见到一批马队碾出烟尘,长的望不到头,一杆写有青字的大旗迎风招展。

青?

自己的马队?

李桃歌好奇来人是谁,马队骤然停住,一名男子矫健从马背翻下,冲着李桃歌单膝跪地,“草民见过侯爷。”

李桃歌早已看清他的相貌,含笑将他搀起,“辛苦了。”

唇红齿白,高大雄壮,即便一身风尘也难掩俊俏。

长乐坊的小厮,青苗。

抹去额头汗珠,青苗笑道:“为侯爷办事,不苦。”

李桃歌见到马车还有堆熟悉身影,笑吟吟走了过去,一把将他从马车扯下,“于仙爷,到家了。”

“谁你娘的不长眼,敢扰你祖宗好梦……”

于仙林开口就是骂娘,揉着惺忪睡眼,见到眼缝里出现熟人面孔,瞬间眉开眼笑,“哎呦,这不是侯爷么,以为你在老君山娶妻生子安家了,咋了,又还俗了?”

“狐嘴里长不出象牙。”

李桃歌还了一嘴,笑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