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郝天明的过往(1 / 2)

狼出狱 东城芹菜 3972 字 1天前

酒过三巡,三人都喝到微醺。

庭院灯影洒在花砖地面上,细碎如水,海风吹过棕榈树的缝隙,带着夏日特有的咸凉与浮动的香草味。

白心喝得脸颊微红,靠着藤椅晒月光,像只懒洋洋的猫。

郝天明半倚着靠背,手里晃着杯底残余的酒液,忽然冒出一句:“国内现在,应该快入冬了吧?”

他说完,又自顾自地笑了笑。

李二宝察觉出他眼底那抹淡淡的怅然,语气也放轻了一些:“郝哥,平常……过年都在家过吗?”

这话一出,白心也不由得回头看他。

郝天明愣了两秒,像是没料到这个问题,随后眨了眨眼,语气慢下来:“从……从零八年开始吧,我就再没在国内过过年。”

他缓了一口气,仿佛许多画面从心底浮出。

“你们现在看我啊,坐得稳、吃得好、喝得起,可我有时候真不敢听鞭炮声。”

“那东西一响,就像有人在我耳边掏着心地问:‘你还回不回得去?’”

白心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愣了下,轻声开口:“我之前在上京听人说……您当年是……”

她欲言又止,像怕碰到什么不能提的过往。

郝天明却没有避讳,只是将酒杯轻轻搁下,靠在藤椅上,望着院外那片昏黄的海岸灯影,目光仿佛穿过了时间:

“我啊……是从体系缝隙里出来的人。”

“八十年代,我才二十出头,在南省搞外贸特区,那时候谁胆子大,谁有点门路,谁就能吃第一口。”

“我那时候……家里还算有点‘旧基础’,不是那种靠关系横着走的,但打小有人教规矩,也有人教怎么不踩规矩。”

“我做第一单外贸,是卖旧机器翻新件给东南亚,那玩意根本没用,就是拿来抵账的破烂,可人家要账要得急,我就一纸合同送出去了,结果,五天后,我第一次进了局子。”

他说到这,笑了笑,像在讲别人的事:“进去没两天,就被人保出来了。你知道为啥?”

李二宝没说话,只是目光平静地看着他。

郝天明叼了根牙签,在齿缝里转了转,缓缓开口:“因为那笔‘破烂’交易,帮省里一个老头,补上了财政缺口。”

“他亲自点了我的名,说‘这小子做事狠、讲账、懂分寸,是个能用的人’。”

“我从那年开始,就一路顺下来了。”

他顿了顿,慢慢仰头看着海边的星星:“你们说我是什么大哥、什么黑白通吃……其实我就干了三件事。”

“第一,给人办事,谁的钱能花、谁的脸能给、谁的事不能碰,我都记得清楚。”

“第二,扛雷,该认的认,该吞的吞。”

“第三……不回头。”

他说这三个字时,眼神幽沉而稳,像是整个人都已经和某个旧时代一起,被封存在了身后的浪潮里。

“后来呢?”白心轻声问。

“后来?”郝天明苦笑了一下,“后来事情太大了。”

“九十年代,我管着南部一条线的‘口岸’,谁要进来走货,谁要出去换汇,都得先跟我打个招呼。”

“那几年赚的钱太快,也太狂,狂到……有天半夜我洗澡,发现家门口站着三拨人。”

“警署、情报,还有廉政。”

“结果,他们不是查我,是来‘调我’。”

他说到这,语气忽然一顿,眼神里浮起一种多年未曾外露的压抑与沉沉杀气。

“但真要说一件,让我至今晚上做梦还会梦见的事……”

“是九六年冬天,南方口岸管线的事。”

他捻了捻烟,像是在犹豫要不要讲,但终究没忍住。

“那时候我手上管着几条线,进出货的、换汇的、还有一条最敏感的——‘灰通人道’。”

白心听得一脸不解,李二宝眼神微凝,显然明白那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郝天明继续说:“那年,有个江北省下来的女人——姓曲的,三十岁不到,是那边财经口送出来的‘编外’,说白了,就是借我这边的壳子,往外送人、洗资金、走人头,顺带捞点外汇。”

“我们原本是收人情办事,但她动静太大,四个月送出五十多人,全是金融口出身,像是整块挖空的。”

“后来有天半夜,我接到电话,说她在澜江边上被人堵了。”

“人是我放进去的,我当然得去救。”

“到了才知道,是南东省那边情报系统亲自出的手,拿了上面专批,要截她这一票人,理由是‘涉嫌重大国资外逃’。”

“那晚,江边很冷,风吹着水面像刮刀子。她穿着黑呢大衣站在灯柱下,一句话都没说。”

“但她看着我。”

“她眼神是求的,不是怕死,是怕连累了后面还没走的那十几人。”

“我没法救她。”

“我给她一支烟,点上火,说:‘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