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刚好听见了他们宋朝的事!?
就是不知道后世是怎么夸他的,真是不太好意思!!!
……
“其实从联金灭辽、海上之盟开始,宋朝所做的每一轮选择从后来看,几乎是没有做对过,以至于现如今被金兵围城,处于即为被动的局面。”
“而如今,为了保存自己的地位而选择签订毫无利益可言的协议,就真的很想请问那群人,你们脸呢!?”
“要知道金兵这次拿了你们给的那种钱财啊、土地啊,短短半年内又卷土重来,到时候你们这群人可是喜提北上终生游!”
“就是可惜李纲,当时还想要劝他们,从长远来看,这不能退啊!否则一退就是一辈子的事,结果看来就是良言难劝要死的人!”
北宋所有皇帝:……
大隋某官员:等到被抓了,就万事不愁咯!
大清雍正:…前半辈子享福,后半辈子去留学,不过这俩听说生活的不错啊!
大明某吃瓜群众:有事的不还是百姓?
征北大将军judy:这群人是真的没救了!!
大秦某小吏:想想李纲也挺心累,又要管着防守,又要劝他们!
……
靖康元年
听到这里的宋钦宗和一众臣子目瞪口呆,看这话说的,怎么还念他们不好啊!
等等!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如果没有听错的话,这金兵拿了他们的东西就好了半年又席卷而来!?
若割了太原三镇,那么金兵下回岂不是势如破竹,但又不想听那李纲说得!就仿佛满朝堂光他一个能耐人!
……
直播间。
“既然宋朝已经觉得和金人议和,准备当冤大头,那么这钱从哪里来呢!?”
“这时候不是神宗、哲宗那会,就算有钱也被徽宗给败光了,而且之前也给了一大笔钱财给金人了。“
”所以很不好意思,这群人没办法下就剥削了最底层的民众。”
“于是以李邦彦为首的文官,不去搜刮自己的口袋,反而下令在民间搜刮百姓金银,如果敢不拿出来的,按军法处置!!”
“而宋钦宗这时候,开封城内的军民士气高涨,他们击退了金兵,仿佛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然而,宋朝后期的局势一旦转好,那些投降派就又支楞了起来。“
”就好像有什么底气一样,完全可以不用打嘛!费那劲那什么!完全看不出,当时推卸责任让李纲去负责全城的安危。“
”宋钦宗也在不久后就收到了完颜宗望和谈的手信。“
”信中说了一大堆理由,什么因为赵佶那小子多次违反盟约,我们才南下的…这是不得已出兵啊…巴拉巴拉的最后才说我们金人和你们宋朝讲和!”
“赵桓本来就有点优柔寡断,拿到这封信自然是很高兴,于是和朝臣一块商议应当如何。”
“但他没有想到,李纲率先请求前往金人军营议和,但赵桓又怕李纲这个人,太过刚直,得罪金人,所以换了和谈的人选。”
“于是,赵桓派出了李棁,带着好吃好喝的赴金营议和。”
李纲(叹气):带不动!真带不动!
“就是不知道李纲听了钦宗的想法,会不会觉得很难过,他在外面和城内军民拼死抵抗金兵,但宋钦宗却只愿意和谈。”
“还是以那种把自己态度放很低的方式去议和,金人看了都要笑死吧,这不就明摆着让他们提条件嘛!?”
“难道就不能以议和之名拖延时间,实际上是等勤王队伍,到时候不也有底气吗!”
大明朱八八:不是咱说,这赵桓看上去有点没骨气!
大宋赵匡胤:优柔寡断,又没骨气…北宋亡矣…
大唐房玄龄:摇摆不定的天子,做臣子的难做!
大清某官员:一个人在前面拉,后面的人躺平也不行吧!
……
“对于金人议和的目的,李纲也想的明白,他仍旧将局势分析给赵桓听。“
”这金人求和,若是割地赔款,那必然会得寸进尺,到时候留给宋朝怕是只有灭亡一条路了。”
“赵桓又有点耳根软,没什么主见,他如今又觉得李纲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但人都已经出发了,后悔也没办法了。”
“所以总感觉,有时候不是臣子不给力啊!而是皇帝爱动摇,这谁能带得动!?”
万朝中的所有人:(?????)……
“而另一边的李棁等人见到了宗望,这几人从前就只听过金人的凶狠。“
”对于前线所发生的事并没有太了解,外加上性格上有些懦弱,所以很容易就进了完颜宗望的圈套。”
“于是,完颜宗望一看就这几天的样子就知道这把稳了,先是一通忽悠:
[表示他们金人战斗力是多么的厉害,让京师城破不过是顷刻之间!
现在不进攻只是给你们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