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异人周颠(2 / 3)

奇书,才能帮助朱元璋一统天下;甚至他还能通过观察天象,预测东南方向会损失大将,后来果然应验,大将胡深在战斗中战死。这么看来,朱元璋之所以愿意重用他,也是想借助他的‘真龙下凡预测术’,证明自己是辅佐‘真龙下凡’的朱元璋吧?”

“你说得没错。”王阳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刘伯温的‘真龙下凡预测术’,恰好迎合了朱元璋的需求。朱元璋出身卑微,早年当过放牛娃、和尚,后来又参加农民起义,他最需要的就是‘天命所归’的舆论支持,而刘伯温的‘真龙下凡预测术’,正好为他提供了这样的支持。可即便如此,朱元璋后来也没有真正重用刘伯温,甚至还处处提防他。”

张其金皱起眉头,疑惑地问:“为什么?刘伯温这么有能力,朱元璋为什么不重用他?难道是因为朱元璋担心他功高震主?”

“功高震主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有一个人比刘伯温更受朱元璋信任,而且这个人的能力,在朱元璋看来,比刘伯温还要神奇。”王阳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这个人,就是刘伯温命中的劫数,就像周瑜的克星是诸葛亮一样,所以才有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如果把这句话用在刘伯温身上,就是‘既生刘伯温,何生周颠’。”

“周颠?”张其金愣住了,这个名字他只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见过,现实中几乎没听过有人谈论他,“这个人真的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在民间很少有人知道他?”

王阳明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整理关于周颠的记忆,然后缓缓说道:“周颠是江西建昌人,据传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后人。他没有正式的名字,‘颠’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因为他的行为举止十分怪异。周颠十四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怪病,病好之后就变得疯疯癫癫的,每天在南昌的街市上乞讨,嘴里还念叨着一些没人能听懂的话。久而久之,人们就都叫他‘周颠’了。”

“他三十多岁的时候,疯病变得更严重了。”王阳明继续说道,“当时天下还算太平,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可每当有新官上任,周颠就会跑到官府门口,跪在地上大喊‘告太平’,说天下即将平定,太平盛世就要来了。新官们都觉得他是个疯子,每次都让人把他赶出去,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这也是他在民间名气不大的原因。在太平年代,一个疯疯癫癫的乞丐,说的话自然没人会相信。”

张其金若有所思地说:“可后来天下大乱,陈友谅占领了南昌,街市上就再也看不到周颠的身影了。我记得《倚天屠龙记》里写过,他后来去找朱元璋了,难道这是真的?”

“半真半假吧,可以说是机缘巧合,也可以说是命中注定。”王阳明解释道,“朱元璋率领大军攻占南昌后,周颠突然又出现了,他跪在朱元璋的军营门口,说要见朱元璋。朱元璋当时正忙着处理战后事务,听手下说来了个疯子求见,就没放在心上,让手下把他赶走了。可没想到,朱元璋后来率军返回金陵时,周颠竟然一路跟着军队,也来到了金陵,而且还一直在军营附近徘徊。”

“朱元璋既然一开始没搭理他,那周颠后来是怎么引起他注意的?”张其金追问道。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周颠身上,再合适不过了。”王阳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赞叹,“有一天,朱元璋刚走出营帐,周颠就突然冲了过来,跪在他面前大喊‘告太平’。朱元璋当时正心烦意乱,没理会他。可从那以后,不管朱元璋是去视察军营,还是去处理政务,周颠总会出现在他身边,要么在前面引路,要么在后面跟随,嘴里一直喊着‘告太平’。时间久了,朱元璋也觉得厌烦,就想教训一下这个疯子。”

“他怎么教训周颠的?”张其金好奇地问道。

“朱元璋让人拿来一坛烧酒,强迫周颠喝下去,想让他喝醉后出丑。可没想到,周颠一口气喝光了一坛烧酒,却面不改色,丝毫没有醉意。”王阳明的语气里满是惊叹,“朱元璋见灌不醉他,又让人找来一口大缸,把周颠扣在缸里,然后在缸周围堆上柴草点火烧。一连烧了三次,每次都加了很多柴草,缸壁都被烧得通红,可等火熄灭后,打开缸一看,周颠竟然安然无恙,只是额头上出了点汗,就像刚洗过澡一样。”

张其金听得目瞪口呆:“这也太神奇了吧?难道周颠也有特殊能力,或者他身上也有量子血灵珠之类的神物?”

王阳明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一点我也无法确定,毕竟我与周颠并非同一时代的人,只能从史料记载中了解他的事迹。不过根据《明史?周颠传》的记载,朱元璋见烧不死周颠,心里十分惊异,觉得他不是普通人,就命人把他送到附近的蒋山寺,让僧人照顾他。可没过多久,寺里的僧人就来向朱元璋告状,说周颠跟寺里的和尚抢饭吃,被和尚们说了几句后,他一气之下,半个月都没吃饭。”

“半个月不吃饭?这怎么可能?”张其金更是惊讶。

“朱元璋也觉得不可思议,就亲自去蒋山寺查看。”王阳明继续说道,“他到寺里一看,周颠果然精神饱满,丝毫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