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终于结婚啦(1 / 2)

在王不喜有理有据的洗脑下,苏云亭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阿娘舍身为天下的良苦用心。

至于为什么出面的是阿娘,而不是自己或者云烟?

那全是因为阿娘的一片拳拳爱子之心啊!

阿娘的爱深如大海,厚如高山。她从不言说的宠溺,都藏在幕后的细节里。

“呜呜呜,阿娘!”苏云烟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二兄,我们一定要为阿娘分忧!”

“嗯!”苏云亭重重点头。

能压过一个热搜的方式,是创造另一个热搜。

苏云亭不再当甩手掌柜,还是全心全意的筹备起自己的婚礼,发誓要用婚礼的喜庆洗去阿娘的自污。

一无所知的顾南夕……

孩子们怎么突然发奋图强了?还没到元宵日,就这么卷吗?

很快,时间就来到大婚之日。

待到黄昏之时,婚礼正式开始。

自古以来,婚礼都是在黄昏之时举办。因为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道,阴阳对立相称,又能相互转换。

男子属阳,女子属阴,太阳落山后,正是阴盛阳衰,黄昏时候,迎阴入家,符合自然规律。

苏二郎的婚礼格外盛大,北面官员能亲自前来的全部都来了,不能来的人也送了贺仪。

崔三论把事务全交给牛锦一后,踩着点来到抚冥镇。

牛夫人则带着一家老小,租了个临街包间,务必要凑这个热闹。

苏云亭的迎亲队伍踩着薄雪,自定北路行来,八十一抬缠枝牡丹漆箱在晚霞中流转金辉。

首箱置着鎏金鸳鸯转心壶,壶身嵌七宝玲珑球,随抬轿步伐叮咚作响。

苏云亭担心迎亲过程中会被孙大人为难,想要叫上文钰同学帮忙撑场子。

文钰十动然拒,她是属于新娘子那伙的。

苏云亭心中警铃大作,在崔三论的引荐下,请韦孝之,曹岳等人来帮忙,还有爱凑热闹的王安石和曾巩。

孙府在云州没有置办产业,崔三论就把一日都未曾住过的宅子送给姝瑶,让她从崔府出嫁。

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像蜿蜒的长蛇。

定北路两旁的商家,不约而同地点燃所有的灯笼,用最明亮的灯火,照亮迎亲之路。

“苏二郎,你一定要幸福啊!”

“苏二郎,成亲后,就是大人了!要好好孝顺云国公。”

“苏二郎,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一声声来自陌生百姓的祝福,让苏云亭心里暖暖的。

他心里知道,这份善意是阿娘种下的善果。

苏云亭骑在高头大马上,穿着红色大袖喜服,风流倜傥。

他笑着朝众人挥手:“多谢大家!同喜同乐!”

他一挥手,身后就有专人向两边抛洒喜钱和喜糖。

“谢谢苏二郎!”

孩童们麻溜的在地上捡着糖果,大人们则笑哄哄地抢着喜钱。

钱不多,就是沾个喜意。

定北路再长,迎亲队伍还是成功来到崔府门口。

崔府十二重缂丝屏风内,姝瑶披散着头发,身穿青色霞帔,等待最后的定妆。

孙大人看着盛装打扮的女儿,心中酸涩不已。

他拿着梳子,轻柔且生涩地为女儿梳发:“我儿幼时丧母,就让我这个当爹爹的来做吧。一梳梳到尾,恩爱和睦,举案齐眉。二梳梳到尾,公婆姑嫂笑着接茶水。三梳梳到尾,玉盘珍修,荣华又富贵。四梳梳到尾,儿孙满堂恭孝把膝围。”

第五梳,梳不下去了。

孙大人涕泪横流,手上的梳子犹如有千斤重,叫他怎么也抬不起手来。

这一梳,女儿就要出阁,嫁做人妇。

前路漫漫,别的男人将与她同行。二郎会珍爱她吗?她被欺负了,怎么办?她伤心难过了,怎么办?

掌心里的娇娇,真想养一辈子啊。

“爹?”姝瑶察觉到不对劲,想要回头,肩膀却被孙大人坚定地按住。

孙大人坚定又缓慢地梳第五下,声音哽咽,又带着浓浓的祝福:“五梳梳到尾,白发稀疏,执手相依偎。”

梳完头,妆娘上前,给姝瑶上妆。

姝媱头戴缀满瑟瑟珠的莲花冠,却扇上金线绣的鸾凤,随着侍女添妆愈发璀璨。

却扇足足有二十斤重,可见云国公对姝瑶的看重。

孙大人得到些许宽慰。

府门外,苏云亭手持金漆诗筒立于阶前,只见【画阁初开银汉边,星桥横过鹊飞旋。琼枝玉树春常在,鸾镜妆台月正圆】

满堂喝彩声中,文钰却将青梅抛向诗笺:“二郎,且看这【旋】字可押得稳?”

苏云亭含笑,扭头向韦孝之求救。

韦孝之挺身而出,蘸墨,笔走龙蛇改作【翩】字。

“好!”

现场一片叫好声。

文钰连出三题,前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