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麻里城头的风突然转向,卷着硝烟掠过李祺的甲胄。
他握着千里镜的手始终稳定,镜片里土耳其重炮的位置早已被神机营的哨探标记在沙盘上——那些泛着冷光的炮管在雪地里拉出的影子,此刻成了最醒目的靶子。
“传令下去,承天炮预备。”李祺的声音透过传声筒传出,带着金属般的冷硬。
他们之所以没有增援,之所以任由平安死守,并不是准备舍弃他们,而是等着帖军的炮兵率先暴露位置。
从一开始,李祺与徐辉祖就在沙盘上推演过无数次,知道帖木儿必然会动用重炮这张底牌,所以故意让平安在第一道棱堡死守,用持续的抵抗引诱对方将炮兵投入战场,暴露其方位与部署。
毕竟,这个时代,火炮的杀伤力,足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走向。
冷兵器的对冲、火铳的齐射,终究抵不过重炮的轰鸣,谁能掌握炮火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
帖军的土耳其重炮与达克炮若是持续肆虐,明军的棱堡防线迟早会被撕开,届时便是全线溃败的局面。
只要摧毁了帖军的火炮,那这场两国间的决战,大明就输不了!
没了重炮的掩护,呼罗珊步兵的冲锋不过是徒增伤亡,穆罕默德·苏丹的小亚细亚军团也会失去最锋利的爪牙。
届时明军的火铳、火药包与棱堡防线,便能重新发挥威力,将帖木儿的攻势一点点瓦解,最终在这场决战中站稳脚跟,赢下属于大明的胜利。
棱堡下的炮火还在轰鸣,穆罕默德·苏丹的笑声隐约可闻,却不知死神已在身后举起了镰刀。
李祺放下千里镜,断喝道:“对准帖军火炮,给我狠狠地轰!”
神机营的炮兵阵地藏在阿力麻里内城的掩体后,五十门承天大炮早已褪去炮衣。
这些炮身铸有龙纹的巨炮是工部多年心血的杰作,炮管比土耳其重炮更粗,炮尾刻着“承天年制”的字样,每门炮需要三十名士兵才能操作,去年在漠北曾轰垮过安乐城的石城。
此刻它们被黑布遮盖,炮口悄悄探出掩体,瞄准着两里外的土耳其炮兵阵地。
“测距完毕,偏角三度。”
“火药装填足额,实心弹备妥。”
“各校尉听令——”李祺猛地放下千里镜,拔刀指向西方,“瞄准敌炮,齐放!”
五十门承天大炮同时怒吼,震得阿力麻里城头的积雪簌簌坠落。
炮弹带着尖啸划破长空,在空中拉出一道道灼热的轨迹,像天神掷出的雷霆,直扑帖军的炮兵阵地。
第一发炮弹正中土耳其重炮的炮群中央。那门刻着奥斯曼徽记的重炮刚完成装填,正待发射,就被从天而降的炮弹砸中。
青铜炮身瞬间炸裂,碎片如飞刀般横扫四周,十二名炮兵被当场撕碎,半截炮管带着滚烫的火药飞过十丈远,将一个达克炮班组的五人钉在雪地里。
弹丸余势未消,砸进冻土三尺深,掀起的血泥混着断肢,像喷泉般冲上半空。
穆罕默德·苏丹的笑声戛然而止。他看着自已的炮兵阵地突然炸开一朵血花,瞳孔骤然收缩——那不是达克炮的威力,更不是土耳其重炮的射程,这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恐怖力量。
还没等他下令转移,第二波炮弹已接踵而至。
承天炮的齐射形成一片死亡弹幕,覆盖了整个帖军炮兵阵地。一门达克炮被炮弹直接命中,炮身像被捏碎的陶罐般四分五裂,炮手的残骸挂在附近的骆驼身上,肠子缠在炮轮上;旁边的土耳其重炮更惨,炮弹穿透炮尾的火药舱,引发连环爆炸,火焰裹挟着铁屑腾空而起,将周围三十步内的一切化为焦土,连坚硬的炮架都被熔成扭曲的废铁。
帖军炮兵彻底陷入混乱。
他们从未想过明军会有如此远射程的重炮,更没见过如此密集的齐射。
有人试图拖拽炮身转移,却被呼啸而来的炮弹炸断了双腿,倒在血泥里眼睁睁看着下一发炮弹将自已连同炮车一起轰成碎片;有人跪地祈祷,刚划到一半的新月符号就被弹片劈碎了头颅,红白色的脑浆溅满了染血的古兰经;还有的骆驼受惊发狂,拖着未发射的炮弹冲向同伴,引发的爆炸将整片区域变成火海。
承天炮的炮弹像雨点般落下,每一发都在制造新的杀戮。
实心弹砸进人群,像打桩机般碾过肉体,骨骼碎裂声混着血浆迸溅声炸开,雪地里瞬间出现一个个盛满血的深坑,坑里浮着断指、碎骨和被压烂的五脏六腑。
开花弹在半空炸裂,铁珠混着铅砂如暴雨横扫,试图逃跑的炮兵被瞬间穿透,前胸后背同时喷出血柱,有的被打成马蜂窝,烂肉从链甲缝隙里往外涌,有的脑袋被铅砂削掉一半,红白色的浆液泼在雪地上,他们的惨叫被炮弹的轰鸣吞没,只留下满地抽搐的残躯,断手还在无意识地抓挠冻土,喉咙里嗬嗬作响,血沫从嘴角不断涌出,很快又被后续的炮弹炸成更小的碎块。
一个千夫长试图组织撤退,刚举起弯刀就被弹片削掉了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