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5章 当年的真相(2 / 3)

,让石窝村真正成为能让人安心生活的地方。

阳光越升越高,照在招待所的红墙上,暖得像要渗出水来。

沈青云知道,这个春天对杨群来说,才刚刚开始。

而对滨州来说,还有更多被遗忘的角落,等着被阳光照亮。

………………

宾青县招待所的临时办公室里,晨光透过老式木窗棂,在积灰的文件柜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青云刚把杨群的资料整理好,手机就在桌面上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周雪两个字。

“翻译找到了?”

他接起电话时,指尖还沾着文件上的油墨味。

窗外的槐树叶被风掀起,露出背面灰白的叶底,像无数只颤抖的手掌。

“妈托师范大学的朋友找的,法语系的李教授,据说在巴黎留过学。”

周雪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沙沙声:“我让她直接跟你的车去宾青县,估计这会儿快到了。”

沈青云看向墙上的挂钟,时针刚过九点。

挂断了电话,沈青云便把张耀祖叫了过来,让他去路口接人。

随后,沈青云的目光落在桌上杨慧珍的照片上,那是张大学学生证上的寸照,女孩扎着马尾,青春靓丽。

县城的主街在雾里慢慢苏醒,三轮车叮叮当当地驶过,车斗里的白汽氤氲成一团。

片刻之后。

“书记,李教授到了。”

张耀祖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带着些许拘谨。

他身后跟着位穿米色风衣的女士,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透着温和,手里的帆布包上印着滨州师范大学的校徽。

“李教授,麻烦您了。”

沈青云伸手相握,对方的指尖微凉:“情况我妈妈应该跟您说了吧。”

“柳教授跟我讲了大概。”

李教授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反射着窗外的天光:“我先去见见那位姑娘吧,法语里有些创伤性记忆的表达很微妙,得慢慢引导。”

沈青云领着她往隔壁房间走,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吱呀的声响。

杨群正坐在床边看窗外,晨光落在她消瘦的肩膀上,像层薄纱。

听见动静,她猛地回头,眼里闪过惊惶,直到看见沈青云才慢慢放松。

“这位是李教授,能听懂你说的话。”

沈青云尽量让语气柔和,拉过把椅子放在床边:“有什么想告诉家里的,跟教授说。”

李教授坐下时,风衣下摆扫过地面的纸屑。

她先用流利的法语说了句问候,杨群的眼睛瞬间亮了,嘴唇哆嗦着,突然捂住脸哭起来。哭声在狭小的房间里回荡,像被揉碎的玻璃。

两个小时后,李教授走出房间,眼圈泛红:“她叫杨慧珍,金陵人,父母是大学老师。十年前暑假旅行时被胡大力绑架。”

她递给沈青云一张纸条:“这是她家里的电话,她说爸爸叫杨国栋,在金陵大学教物理。”

沈青云捏着纸条的手微微发抖,纸面被汗浸湿了一角。

张耀祖出去打电话,跟匆匆闯进来的赵长河错身而过。

“沈书记,有新情况。”

赵长河的衣服扣子崩开了一颗,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我们刚才又去石窝村搜查,从三家农户里救出了四个妇女,都是外地口音。”

沈青云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纸条差点飘落在地上:“怎么回事?”

“我们审了胡大力的堂弟。”

赵长河往桌上扔了份笔录,纸张边缘被攥得发皱:“他说村里买媳妇的,十有八九是通过胡大力牵线,他不光自己买,还帮着人贩子物色买家,从中抽成。”

窗外的风突然大起来,吹得文件柜上的铁皮盒哐当作响。

沈青云的脸色严肃:“那四个妇女她们都是哪里人?”

“两个西川的,一个滇南的,还有个说不清家乡,被拐来快十年了。”

赵长河的声音带着后怕:“要不是这次搜得彻底,还不知道石窝村藏着这么多事。”

沈青云突然想起胡大力被抓时的眼神。

那不是单个罪犯的绝望,而是有恃无恐的狠戾。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石窝村周围画了个圈:“胡大力一个瘸子,怎么可能联系上人贩子?背后肯定有人。”

“我们在他家炕洞里搜出个账本。”

赵长河从公文包掏出个油纸包,打开里面是本泛黄的练习本:“上面记着十几笔交易,收款方写着老鬼,还有几个外地手机号。”

沈青云翻到最后一页,看见用红笔写的六月货三个字,后面画着个问号。

他的警察直觉突然炸开。

这不是零星的拐卖,是有组织的犯罪网络,石窝村只是其中一个据点。

“让县公安局立刻冻结胡大力的银行账户。”

沈青云的声音陡然变冷,指尖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查那几个手机号的归属地,还有,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