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无奈:“好吧,无论你想不想的起来,我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微软看中了xaar,想要收购它。”
“哦!”李睿眼睛一亮,“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不,两个好消息!”
妲露拉奇怪的道:“为什么是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有人要收购x……xaar……”李睿读这个单词都有些不太通顺,“第二个好消息,提出收购的是微软。”
妲露拉愣了一下,才想明白这其实是一个笑话,顿时笑道:“哈哈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微软如果自称是全世界第二的冤大头,谁也不敢自称第一!
什么阿狸,什么千度,别管在投资上失败多少次,跟挥金如土到处收购却处处碰壁失败的微软比起来,都算得上是勤俭持家了。
别人出一个亿的收购,微软敢出两个亿!
别人收购或者是为了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或者是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或者是为了扩大业务面,或者是为了增强技术实力,而微软的收购目的也许可能大概是钱没地方花,必须随便找个理由花出去吧?
最重要的是,微软有个和阿狸同样的能力,无论收购前是多么有潜力的企业,被收购之后都会变得半死不活,令人怀疑微软是不是偷摸修炼了一种叫做采补的法术,不然怎么就能那么快榨干任何一家企业的潜力呢?
欧镁音乐圈的规则是把录音作品的版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录音版权,一是词曲版权。
词曲版权的归属非常明确,除非另外有协议,否则谁创作的就属于谁,词曲作者通过歌曲的销售成绩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成。
在欧镁版权保护比较完好的情况下,一首歌吃一辈子的音乐人大有人在。
比如经典镁剧《好汉两个半》中的查理,就是靠着几首走红的歌曲,能够一辈子衣食无忧还住在马里布的海边别墅中天天泡妞,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
至于录音版权,欧镁行业惯例是归属于投资者,也就是说谁出钱录音,就归属于谁。
过去的年代中,录音技术基本都掌握在唱片公司手里,录制修音后期灌制宣传发售整个流程也由公司掌控,独立音乐人几乎没有能力录制唱片,所以绝大部分的录音版权都掌握在唱片公司手中。
霉霉也是如此,当年她只是一个在蓝鸟咖啡馆里驻唱的小女孩,能有什么话语权?当波切特找上门说要签约并给她出唱片的时候,她根本连任何谈条件的概念都没有。
而在整个音乐行业,也都认为这个规则十分合理。按照他们的逻辑,他们投资录制和生产并销售,承担了很大的亏本的风险,获得版权是理所当然的。
但音乐人们不这样认为,看似合理的规则之下,其实隐藏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音乐人们根本没得选择,他们想要出唱片只能跟唱片公司合作,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作品落上厚厚的灰尘。
因为掌握了录音技术和发行渠道,唱片公司的话语权足够大,自然就能在收入中多分一部分。
霉霉早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小女孩了,她已经成为享誉全世界的巨星,但她在录音版权的收入占比还不到20%!
真正大头的收入,全被大机器唱片公司,全被波切特拿走了。
目前霉霉的《taylorswift》、《fearless》、《speaknow》,《red》这四张录音室专辑版权全都归属于大机器唱片,而她正在筹备中的新专辑《1989》,如果没有什么变化的话,版权还是会属于公司,最多给她提高一些分成比例。
根据销售收入等各种系数计算,如果想一次性买断全部版权的话,至少得上亿镁元。
霉霉可出不起这么多钱。
李睿当然知道霉霉买不起,微微一笑道:“你买不起,我可以帮你出钱。等你买回自己的版权,可以独资成立一家专门的音乐公司来运营。”
“我?我可以吗?”霉霉一脸惊讶。
李睿道:“当然可以……时代已经不同了,互联网的发展,电脑技术的发展,已经打破了唱片公司在发行渠道和技术上的垄断,你这样级别的音乐人,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版权。”
霉霉若有所思:“可是我没有录制唱片的经验。”
“你可以跟其他唱片公司签署代理或者录制的合约,我也可以给你找专业的团队,自己来录制。”李睿道。
李睿说这些话是非常有底气的,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已经不允许唱片公司垄断这个市场了,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音乐人选择自己录音制作。
再过没几年,billieeilish甚至靠着自家录音设备录制出了一张格莱美级冠军专辑,谁还需要唱片公司呢?
霉霉思索了道:“我会再考虑一下。”
看她的反应,已经完全被李睿说的动心了,至于会不会真正选择和大机器分道扬镳,那就要看她自己的想法了。
三人来到霉霉的酒店房间,霉霉又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