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最后的谈判(1 / 2)

第1239章最后的谈判

“陈,陈老师!”

姜闻又紧张,越紧张越呈现出一种讲话不利索的状态,结巴道:“按理说,我们初次见面,我可能有点冒昧。但我听说您支持青年导演,我,我刚好有个剧本……”

“刘小庆让你说的”陈奇笑道。

“这,这……”

姜闻尴尬。

陈奇没刨根问底,只道:“剧本我没时间看,你简单讲讲吧。”

“好好!这是改编王朔的一本小说《动物凶猛》,讲70年代一群大院孩子的故事……就是躁动的青春期,迷茫、打架还有懵懂的性意识……两个男孩都喜欢一个女孩,最后女孩走了,这些孩子也分散了,各奔前程……”

“听着没什么意思!”

陈奇给了句评价,姜闻忙道:“有,有意思,肯定有意思!”

“但你讲的就没什么意思。”

“我嘴笨,口才不好,等电影拍出来肯定有意思。”

“可你前期在剧本上就无法打动我,我又怎么相信你拍出来的效果”

“这,这!”

姜闻急了,越急越说不好。他特想拍这部电影,资金是主要问题,如果东方集团能投资,一切ok。

“你这部戏算青春片”

“对对!”

“青春片的主题是成长,可我没感觉主角有什么成长,故事也很浅,俩男的争一个女的,后来女的消失了,就这样”陈奇故意道。

“……”

姜闻搓着手,内心纠结,又想起刘小庆的话:不要耍心眼,老老实实的说!

但他不敢说自己想拍的东西,尤其在当下的环境。

陈奇挺想亲耳听老姜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见他实在不敢讲,也不再逼迫,道:“这件事往后稍一稍,我们先把《北京人在纽约》搞定。”

“好,好吧!”

姜闻有点落败,道:“那我不打扰了!”

看着他出去,陈奇喝了口茉莉高碎,继续自己的工作。

这部戏,自然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可以单纯的把它看成一部青春片,也可以不那么单纯,因为姜闻的调性后世都知道了,不隐喻不会拍戏。

他特别痴迷《红楼梦》的方式,明里讲一个故事,暗里讲另一个故事。他的片子都跟解谜游戏似的,养活了一批影视up主。

《太阳照常升起》拍的好,《让子弹飞》也好,而《一步之遥》《邪不压正》《你行你上》怎么说呢

姜闻有个毛病,容易失控,跟徐克似的。

当他控制住了,片子水准会提升一大截;当他控制不住,就会陷入自嗨。

再说《阳光灿烂的日子》,隐喻的其实并不深。比如片中两伙人茬架,请了名震江湖的“小坏蛋”来调解,然后一块在老莫餐厅聚餐。

有段台词:

“他的确是鼎鼎大名,人人都知道几个关于他胆大手黑的传说,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过他……我只记得他的手特柔软,像女人的。”

再加上这场戏的背景,一副巨大的教员画像。

都明摆着了。

江湖上都传闻他胆大手黑,主角却觉得他的手特柔软……不多说了,不然404了。

………………

1月9日。

当距离除夕不足一个月,学生们放了寒假,全国人民喜迎春节之际,由女领导率队,代表团一行16人离开京城,前往华盛顿。

这是规格最高的一次谈判代表团,16个人中级别最低的就是陈奇了,他约等于正厅,还没正式提呢。而其他同志,最低的都是正厅。

10号抵达华盛顿,计划谈5天。

大家压力很大,时不时还自嘲:“谈不成被骂笨蛋,谈成了可能被骂卖国,两头不讨好。”

为啥被骂卖国因为给了指示,要让步。

而美国这边的舆论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不像之前那么强硬:“我们确信中国会以反报复相威胁。采取这样的行动,只会给我们中寻求同中国恢复正常关系的人,送去完全不利的信息。”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必须达成协议。问题是对谁更加有利而已,如果谈崩了,无论是梅西还是希尔斯,都绝对无法向美国的财团交账。”

“如果真的出现一场对美国自身利益有害的贸易战,美国政府包括总统布什也是不好交账的。”

11日,谈判第一天。

华盛顿的气温也很寒凉,还是在那座南北战争时期的老楼。当代表团抵达的时候,被大批的新闻记者团团围住,摄影机和话筒一齐伸到女领导面前。

记者们连珠炮似的提出问题,女领导从容应答,强调中方立场。

陈奇穿着一件呢子大衣,系着围巾,里面是一套西装,全场颜值最高的仔。他发现这群记者里有不少是东方面孔,便问:“你们是哪里的媒体”

“台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