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一场秀(1 / 2)

辜董事长出身台湾望族,祖上是日据时期的所谓五大家(han)族(jian)。

他在台湾颇具分量,担任海基会董事长站到台前来,赢得了更多的公众关注。而大陆海协会的会长姓汪,他儿子更出名,号称京城四少么,喜欢泡女明星,包括张敏、赵菲特、陈紫函、黄奕、蒋欣等等……

二人的会谈,是两岸历史关系中很著名的一笔。

郑智化在歌里唱:“两岸不通航,辜汪谈一谈,谈判像谈天,还是没主张。”

总之,大陆代表团来拜访海基会,见了辜董事长。没啥实质性内容,代表团也不是干这个的,辜董事长只表示:“两岸机构都成立了,明年开春可以正式谈一谈事务。”

指“两岸公证文书”“两岸挂号函件”之类的问题。双方分歧很大,症结就是关于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大陆说我们两岸关系是国家内部的事情;台湾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它想谋求“对等政治实体”地位。

谈了好久才达成共识,即大名鼎鼎的“九二共识”。

辜董事长还专门与龚雪聊了聊,话里话外不离她先生,陈奇进不来台湾,台湾却有他的传说。连岛内都清楚,陈奇在对台问题上很有攻击性。

龚雪不乱表态,只掐住一点:“我们是电影人,那就让电影纯粹一点,可以先互设影展,再慢慢合作。”

当天晚上,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大家逛了逛夜市。

全程有电视台拍摄,跟真人秀似的。龚雪让大家打扮的漂漂亮亮,逛街、吃小吃、与摊贩亲切交谈,对各种食物发表意见……她在美国玩过这套,驾轻就熟。

台湾民众不会真去了解大陆什么样,他们只会通过代表团成员去感受大陆。

“这个叫什么?蚵仔煎?”

“我们一般讲闽南语,átsian!”

“átsian!”

“哇,您说的很标准嘛!您觉得台湾的美食怎么样?”

“吾是上海人,搿搭个上海菜烧得老好吃个……我看到这里还有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宜宾燃面、山东大饼,让我非常感动……大家还能推陈出新,融会贯通,形成台湾当地的特色菜,我吃了一道花枝羹,那个味道我很喜欢。”

龚雪坐在大排档的小凳子上接受采访,还逗摊主家的小孩子玩。

她作为荣誉最高的华语演员,那是大腕中的大腕,妥妥的大陆艺术家。台湾媒体都没想到她这么亲和,第二天新闻又满天飞。

随后的几日,代表团与台湾电影人座谈,参观这参观那,真去看了看张学良。

张学良今年刚好90岁,赵四也还活着呢,嗯,这不是《乡村爱情》里的赵四,是赵一荻。1994年,俩人到夏威夷定居。

……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嘟嘟嘟——”

这是台中的一所农村小学,龚雪执意来农村看看,只得安排一站。

与大陆很像啊!老师列队迎接,学生紧急排练了节目,有吹小号的,有敲鼓的,有跳舞的。本就不咋熟练,加上电视台在旁边拍,学生们更紧张,调子都跑没了。

“孩子们太紧张了。”

龚雪见状一乐,把外套脱了加入其中,拉着一个小姑娘跳舞。小姑娘起初懵逼,但很快欢乐起来,赵丽蓉也把袖子一卷,接过鼓槌敲上一段。

老师们看傻眼。

…………

这一趟,可以说是一场秀。

龚雪不想跟台湾电影人交流,有什么可交流的?都交给谢晋去说。她就负责到处转,看看小孩和老人,看看乡下的蔬菜,看看市井街头。

事先做足了功课,对着镜头侃侃而谈,能对台湾的人文古迹说出个一二三来。

大体形象就是:有文化有涵养的大陆艺术家,但很接地气。

赵丽蓉更是大放光彩,各界可喜欢这老太太了,追着要签名。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都说:“您讲话跟咱这儿的长辈差不多,亲切。”

有一个活动,是搞联谊演出。

台湾也有戏曲界的,准备了一出评剧《花为媒》。演出前台湾一个演员拉肚子无法上场,赵丽蓉直接换装补位,演了《花为媒》里的张五可。这唱段她十年没练,一点没忘。

她还跟小虎队唱了一首《爱》,苏友朋几个都叫奶奶。

龚雪则点名一个叫伍佰的歌手,说是陈先生喜欢。

主办方不敢怠慢,于是一脸懵逼的伍佰被叫来。他才23岁,去年刚出道,只有两支单曲,唱了一首闽南语歌《楼仔厝》,听的龚雪也一脸懵逼,搞不懂陈老师的审美。

长的不好看,唱的不好听,甚至听不懂……陈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个家伙?

当然出于礼貌,她还是聊了聊天,合了张影。伍佰受宠若惊,决定以后开演唱会多唱几句,不能老让观众掏钱唱歌。

眨眼到了最后一日。

晚上,代表团在酒店又开了个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