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达成共识,必须合作(2 / 3)

,航天部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双方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在这点上倒是相当默契。

“机房太大了,有些设备我们都没用过,技术部那些小子也不知道主动过来解说一下。”

“他们那些年轻人能干什么卫星技术相关的研究,他们能搞定吗”

“年轻人一点也不谦逊,在我们面前还挺会摆架子的。不用担心,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过来求助。”

“他们研究不出什么名堂的。看他们在那个角落里商量什么,我们先自己研究吧。”

几位老学者吐槽了一番技术部工作人员的态度。他们一开始也想过合作,毕竟双方共同努力肯定比单独行动要好。

双方都有各自擅长的知识和信息,共享才能达到最大效益。可惜的是,技术部那帮人的态度太差了,航天部的专家们并不太想和他们合作。

在他们看来,技术部顶多就是提供些信息,告诉他们机房设备的具体情况,给他们节省点时间而已。这本质上并不难。

他们愿意带这些人一起玩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不是要看他们的脸色,结果还要平分功劳,这太不公平了。

航天部的专家们说干就干,他们首先要了解所有可以利用的设备。有些设备是最新型的,常年待在偏僻研究所的他们并不太熟悉。

第一步之后,就是要整理现有的资料,分析卫星消失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最好能找到那些卫星的下落。

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是难以接受几百颗卫星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这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几个小时过去后,专家们有些吃不消了。他们年纪大了,无法长时间工作。光是熟悉这些设备就了不少时间,看得眼睛都了。

然而,他们勉强把所有参数都熟悉了一遍,但这还远远不够。他们必须对这些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否则用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该用哪些。

他们可以说是第一次来这边,机房是新建的,里面的一切都太陌生了,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

对于技术部的工作人员来说,在机房里可能如鱼得水,轻车熟路。但对于初来乍到的专家们来说,却是束手无策。

“这样下去可不行,太浪费时间了。如果有人能直接在旁边告诉我们哪里是哪里,哪里有我们需要的东西就好了。”

“这是技术部的地盘,但他们似乎并没有过来的意思。难道我们要主动过去请他们过来吗”

“这简直太不像话了,任务完不成我们两个部门都得担责,他们现在这是要彻底放弃了吗”

“哪有前辈去请小辈的道理,我就不信他们能一直躲着。今天才是第一天,可能他们还以为时间很充裕,一点紧张感都没有。”

“算了,咱们先休息一下,再继续熟悉设备吧。明天应该就能上手了,到时候不用求他们,事后投诉技术部就行。他们一点力都没出,也别想捞好处!”

航天部的专家们气得不行,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虽然熟悉设备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他们还是拉不下脸主动去找技术部合作。

面子似乎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宁可硬撑着,休息一会儿就继续投入工作。

技术部的工作人员也好不到哪儿去,虽然他们熟悉设备,但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网络信号消失后,他们一直在尝试找出原因,发现卫星不见了,但更深入的调查却一直无法进行。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工作大多依赖网络信号,没有信号,很多工作都无法开展。

原本应该拿着这些设备去检测各种问题,现在设备本身出了问题,更准确地说,是设备无法使用了。他们就像没了工具的工匠,只能干瞪眼,束手无策。

不过,看到航天部的专家们一直在努力,他们也不能表现得太颓废。即使没有头绪,也得装出工作的样子。

有的拿着本子记录想法,有的在键盘上随便敲敲,有的则在机房里转来转去,但整体上是漫无目的、没有方向的。

用更贴切的话来形容,就是在混时间。如果航天部那帮专家能先想出办法,那他们或许就不用再烦恼了。

但那边看起来也没什么进展,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们心里说不出的焦虑。尤其是不知道该怎么努力的时候,那种心虚感是无法掩饰的。

“部长,这样下去肯定不行,要不我们主动去问问专家们的想法吧后辈主动找前辈聊天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他们似乎没过来的意思,以那些人的性格,恐怕研究不出来都不会过来。几十年的固执和偏见怎么可能突然改变”

“我们不能再耽误下去了,到时候蒂姆部长和拜普总统不知道会生多大的气。整个部门被开除可能都是小事,就怕我们都得遭殃……”

技术部的成员们聊着聊着就心慌起来,他们对拜普总统的性子了解得太透澈了。如果到时候交不出满意的方案,两个部门真的都得遭殃!

他们不禁怀疑,一直这样僵着是不是个愚蠢、错误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