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盘陀作为听众之一深受感化,拜玄奘为师,并协助玄奘夜渡葫芦河、闯过玉门关。
经过2000多里的艰难旅程,他们进入xj。然而,两人的师徒关系并不牢固。
石盘陀到达xj之后开始后悔,试图谋财害命,加害玄奘,但被玄奘发现,两人最终分道扬镳。不过,由于佛教兴盛,石盘陀与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故事被世人广为流传。
在游戏《黑神话:悟空》中,有一个“玄奘取经图”的场景,而类似的场景也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此图于1953年被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发现。经过考证,此图绘制于800年前的西夏时期,名为“玄奘取经图”。
图中有一位牵马而立的人物,正是协助玄奘西行的石盘陀。而画中的石盘陀满脸长毛,还有外露的獠牙和朝天的鼻孔,明显是个猴子的形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猴子被视为机智和灵巧的象征。吴承恩在设定孙悟空的形象时,极有可能结合了车奉朝和石盘陀的经历,以及“玄奘取经图”里石盘陀的外貌特征。
除了孙悟空的形象特征外,人们对于吴承恩为何给他取名为“孙”也很好奇。古代人们鉴于猴子机敏活泼的特性,常以“胡孙”称之。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借菩提祖师之口解释,“孙”乃取自“猢狲”的谐音,而且在道教文化中,“孙”字代表着新生和阳刚,暗含延续之意,这与孙悟空能够继承菩提老祖的仙术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