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侯看着抽芽冒绿的稻苗,五十几岁的男人,眼泪冒出来!
他背过身,用衣袖擦眼泪,哽咽道:“终于能种出粮食了!”
“两年,天下百姓饿了两年,不易啊!”
在他身后的七位将领也热泪盈眶。
他们纷纷声音沙哑道:
“是啊,侯爷,咱们大宛城的百姓,能够自给自足种粮食了!”
“以后啊,再也不会有人饿肚子。”
“易子而食的惨剧,再也不会发生!”
武宣侯抬头望天,把眼泪水逼回去。
他长叹一声,“这都是神明和将军的功劳!”
是神明带来了现代化机械设备,挖掘机开挖河渠,引江水灌溉田地。
干硬的土地泡了水,耕地机才能耕地。犁地车才能犁成碎土。
插秧机才能种上去。
种地全程机械化,百姓们除了捡一点石头,有的地方干枯太快,拉上遮阳网。
及时用水管补水。
几乎没有太辛苦的劳作。
他们甚至成群结队地跟随播种机,都没有活干。
这真的太好了。
神明又送来上百台犁地车,播种机!
很快,大宛城方圆百里,全部耕种成水稻田地。
当然,将军让留出一大片地,种植蔬菜瓜果。
总之,按照水稻的成熟速度,他们应当很快能够收割。
据将军说,还有收割机。
百姓全程都不需要自己动手。
除了晾晒粮食……
所以,为什么战家军来到大宛城,第一件事是晾晒稻米。
按照水稻这个成长速度,不及时晾晒,是真的会发霉长牙的!
思及此,武宣侯哈哈大笑。
他畅快极了!
因为他知道百姓们,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幸亏,他投降战承胤。
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事。
他再一次向战承胤郑重行礼,“将军,本侯多谢您拯救天下百姓!”
战承胤一把扶住他的手,对五十多岁的老侯爷说:“是神明的功劳!”
“若不是当初没有神明,拯救我突围镇关!”
“就没有今日战家军,也没有百姓们都能吃上粮食!”
“按照历史进程,恐怕现在天下百姓死亡过半了!”
武宣侯感叹道:“是啊,是神明的功劳!”
战承胤忽然感觉到,神明意识在偷窥他。
他嘴角噙着笑意,问武宣侯,“城内还能收到多少房子?”
武宣侯看向身后的李潇。
李潇是负责登记的。
他说:“目前无人居住房屋,将军都收了。有一百多套年久失修,但有户主居住,他们知道能够兑换现代房屋,所以……”
“愿拿年久失修的房屋兑换!”
“目前登记有一百四十套!”
“若是,将军送去的房屋,比他们居住的还要好,我想全城人,不管是富商还是平民百姓,都愿意兑换!”
战承胤心中有数了!
只是,空间里有足够的水泥,沙土,钢筋,砖头……
但是,会建筑的工匠,得从人群中挑选出来,然后按照图纸设计来建造。
整个城市都翻新,确实能够在极寒冰封中存活下来!
但一年八个月的时间,时间上够吗?
即便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翻新这座城市!
需要很多现代工程师,设计图纸,参与建造。
这是古代!
他们愿意来吗?
战承胤对武宣侯说:“目前城内登记的工匠,就是能够参与建造房子的,有多少?”
“大约两千人,有的家传工匠,有的是半路出家,拜了师父!”
“这些人,本侯按照将军的吩咐,已经召集去打地基处,换上迷彩服,穿着解放鞋,剪了头发带上头盔,集合起来了!”
“将军,神明说,工程师和设计师,下午就会到,是真的吗?”
这些在现代也是高级人才。
他在医院的时间不长,但听见同房,隔壁床的老先生,说他儿子就是设计师,有自己的工作室。
手底下多的时候,统管大几千人建造高楼大厦!
至今,他还记得,老先生指着窗外一个地标级的建筑,非常自豪地说:
“看见没,那是我儿子参与建造的!”
“是帝都非常着名的建筑,能存在很多年,别人一提起那栋建筑,都会记住我儿子的名字!”
在他印象里,现代设计师是有能力,能化理想为现实的,且非常厉害的大师。
因为在古代人眼里,建设高楼大厦是分外的难。
所以,他很佩服这个群体。
还听说,他们收入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