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攻难以取胜,于是决定以奇兵突袭长安。
他精心挑选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然出发,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长安城下,一举成功收复失地。
然而,战事并未就此结束,晋将周德威为策应刘知俊,出兵攻打后梁晋州。
杨师厚得知消息后,立刻率军火速驰援。
晋军在蒙坑险地重重控扼,企图阻止后梁军队的救援。
但杨师厚毫不畏惧,他仔细观察地形,寻找敌军防线的薄弱环节,然后果断下令突破。
在他的带领下,后梁军队如猛虎般冲破晋军的防线,成功解晋州之围,再次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战后,他获授保义军节度使,进一步巩固了自已在后梁的地位。
乾化二年(912年),杨师厚拥重兵屯驻魏州,出任天雄军节度使。
他独具慧眼,深知一支精锐部队对于维护地方稳定和保卫国家的重要性。
于是,他从诸军中精心挑选精锐之士,组建了银枪效节军。
这支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成为后梁的一支劲旅,让敌军不敢轻易进犯。
不久之后,杨师厚助力末帝朱友贞诛杀朱友珪,朱友贞顺利即帝位。
为表彰其功绩,朱友贞封他为邺王,加检校太师、中书令,杨师厚至此位极人臣,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乾化五年(915年)三月,这位为后梁立下赫赫战功的一代名将杨师厚,于镇州溘然长逝。
后梁朝廷为表哀荣,追赠他为太师,以铭记其一生对后梁的卓越贡献,让后人永远铭记这位传奇将领的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