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未曾有过丝毫懈怠。
他待人接物时,从不拘泥于尊卑之别,无论对方身份高低,皆以礼相待。
这种豁达的胸怀与谦逊的态度,使他能够广结贤才,以礼贤下士之举吸引了一大批有识之士汇聚于其麾下,为其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他初入仕途于东晋时期,凭借自身的才华与能力,获拜冠军将军之职,同时兼任豫州刺史,肩负起督豫州、司州、雍州、并州诸军事的重任。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积极施展自已的军事才能,整顿军务,加强防御,为维护当地的稳定与安宁付出了诸多努力。
刘宋永初元年(420年),刘宋政权建立,刘义康凭借过往的功绩与自身的实力,被拜为右将军,并受封彭城王,正式跻身于刘宋王朝的核心权力阶层。
至永初三年(422年),他的仕途更进一步,升迁为监南豫州、豫州、司州、雍州、并州五州诸军事,兼南徐州刺史,还持使持节之权,都督南徐州、兖州及扬州晋陵郡诸军事。
此时的他,权势滔天,掌控着大片区域的军事与行政大权,成为刘宋王朝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
元嘉元年(424年),刘义康再次获得晋升,进封骠骑将军、冠军将军,同时担任散骑常侍,更获开府仪同三司之殊荣。
这一系列的封赏,无疑是对他卓越才能与巨大贡献的高度认可。
元嘉三年(426年),他出任荆州刺史,都督荆州、湘州、雍州、梁州、益州、宁州、南北秦州诸军事,朝廷还特赐班剑三十人以彰其威。
荆州地处战略要地,是刘宋王朝的重要屏障,刘义康深知责任重大,他到任后,积极整顿军备,加强边防,同时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使得荆州地区呈现出繁荣稳定的景象。
元嘉六年(429年),刘义康的仕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进封侍中、司徒、录尚书事、都督,兼任南徐州刺史,两府皆置佐领兵,与王弘共同辅理朝政。
在这一时期,他充分发挥自已的政治才能,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与处理,为刘宋王朝的稳定与发展出谋划策,尽显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与崇高的地位。
元嘉九年(432年),他兼任扬州刺史,扬州作为刘宋王朝的经济中心,地位举足轻重。
刘义康兼任此职后,权势进一步扩大,他积极推动扬州的经济发展,加强与各地的贸易往来,使得扬州更加繁荣昌盛。
元嘉十二年(435年),他又兼任太子太傅,肩负起教导太子的重任。
他深知太子乃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悉心教导,言传身教,为培养一位合格的君主付出了诸多心血。
然而,命运的车轮却在此刻悄然转向。
元嘉十七年(440年),朝廷对刘义康心生猜疑,认为他权势过大,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于是,他由此被贬出京城,政治生涯急转直下。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刘义康陷入了困境,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徐湛之告发范晔、孔熙先欲拥立刘义康为帝,这一事件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义康因此获罪,被废为庶人,随后被朝廷迁往安成郡安置。
从位高权重的宰相到被废为庶人的囚徒,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与折磨。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正月,宋文帝刘义隆担忧有人会推举刘义康为帝,从而威胁到自已的统治地位,遂派人将刘义康杀害,时年四十三岁。
这位曾经在刘宋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以这样一种悲惨的方式结束了自已的生命。
最终,刘义康以侯爵之礼葬于安成郡,结束了其波澜起伏的一生,留给后人的唯有无尽的叹息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