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你让人家妇救会的女同志,扛着歪把子防身?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于浅之:“反正人家妇救会的女同志,能力比你强,觉悟也比你高。
人家看见我们把歪把子,都给他们村留下来了。
二话不说,直接催他们村的老少爷们,参加八路军。”
邓司令员想着晋察冀发下来的,关于这位于政委的档案。
第一条不是作战有多勇猛,也不是如何做政治思想工作。
给他定下的评语,也只有六个大字:此人及善征兵!
今天一看,上级对他的形容,果然非常的准确。
要知道平西一带,山地多而人稀少。
他能在一天之内,扩军一千有余。
还能安抚住地方的老百姓,这内政能力果然不同凡响。
看来上级领导,不仅仅给他派来了,一个政治思想过硬的好干部。
这是给他派来了一个多面手,有他在,一个月之内,在扩充两个团都不是问题。
邓司令员:“于浅之同志,我老是听你说什么标准营。
你们在冀中军区那边的一个营,都是这个标准吗?”
人多就是有实力,枪炮多就是有战斗力。
自己的平西离着唐县不算远,怎么那边都发展的这么好了么?
为什么自己这边,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于浅之说道:“咱们冀中军区的八路军各部队,现在发展的非常不错。
但还是保持着,原来的那种三三制式的编制。
一个营也就是三百人多一点,远不及我的老部队,属于合成营的范围了。”
几个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邓司令员问了穿来。
“我听你说了半天你的老部队了,你的老部队到底是哪个呀?这么有实力?”
于浅之:“实不相瞒几位,我的老部队就是当年第一批,入山西对日作战的甘南游击第二旅。
后来我们二旅,终于在山西打开局面。
最终发展成为了,甘南游击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师。
所以现在河北的游击第七师、绥远察哈尔的第六师,都是我的老部队。
咱大老粗一个,也就是朋友多一点。
这回来听说我来平西根据地,我在第七师的朋友,就送给一些步兵和武器。
还有那个骑兵营,就是游击第六师的朋友送的,他们没别的,就是骑兵多。”
屋子里面的另外三个人,这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朱志和封于然在陕北的时间长,又在军官培训班里学习过。
对于八路军和甘南游击师,互换干部这件事也是知道的。
虽然八路军这边,一直没有对外宣布,但是游击师是自己人这件事,大家在心里都是心照不宣的。
否则的话,不管再怎么合作,也不能让“国军”那边的干部,给自己人当政委啊!
于浅之又从自己随身的牛皮挎包里,取出了一个信封,放到了司令员的面前。
“邓司令员,这事上级关于我介绍信,还请领导过目。”
邓司令员把那封介绍信,接过来接过来仔细一看。
信封开口处的火漆没有被破坏,上面的戳记也没有问题。
这才挑开火漆,把里面的介绍信取出来认真观看。
“兹有晋察冀总军区的于浅之同志,到平西根据地担任新一团团政委一职,望邓司令员接受。
此人原为甘南的交换干部,曾在陕北抗大的军官培训班,学习过半年。
此人政治可靠,军事指挥方面实力强,善于征兵,为混合型人才。
你部可以放心大胆使用,不必对他以前的身份,有所顾忌。
此介绍信阅过后立即焚毁,八路军总部总政治部,某某主任!”
邓司令员长期在宛平一带坚持抗战,对于和甘南游击师合作的事,其实他也是有所耳闻而知之不多。
主要是游击第七师的人,也是为了保密起见,很少让部队去北平一带活动。
一开始是实力对比确实不够,一旦打不好的话,很容易被冈村这个老鬼子盯上。
后来实力上来了就更不能打了,一旦打起来就是大决战。
那时候关东军就会被调过来,和八路军争夺华北粮仓。
那时候山西和绥远察哈尔的部队,就会赶过来支援。
那么晋绥军的部队会不会掣肘,山西、绥察的小鬼子,会不会开始反弹,都是一个未知数。
要知道山西现在的小鬼子,虽然经过了八路军和游击师的多次扫荡,也还有将近十六万的部队。
而察哈尔和蒙古那边的鬼子,大多都是骑兵部队。
只需要一个突袭,就能把你的后方,搞的天翻地覆。
所以宋温暖的作战方针就是,先察晋后河北,把大陆上的小鬼子,一分为三或者是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