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肚子里的油水(1 / 2)

老冯叔本来还不好意思的,哪里有来了客人,吃这种没油水的东西。

但是唐河他们一再要求,北方山区的人,想吃点新鲜的海鲜,简直就是做梦。

现在到了海边,还不得吃个够。

老冯叔也就答应了下来,甚至都不用出海,在村里溜哒一圈,就拎回来好几桶。

什么鱼啊贝啊八爪啊,要啥有啥。

然后直接上锅蒸,散发着一股鲜腥气。

调料也用不着什么辣根、山葵,整点酱油,像蘸酱菜那么一吃。

啊哟我去,那叫一个鲜啊,四个人吃着海鲜喝着酒,那叫一个美啊。

老冯叔和他的几个又瘦又黑的儿子陪着,看着这四个人这么吃海鲜,喉头一耸一耸的,一副想吐又吐不出来的样子。

是真想不明白,这破玩意儿倒底有什么好吃的。

说来也是,内陆吃不着,而他们,要靠这东西熬过饥荒年。

听说湖区那边,灾荒年的时候要啃大闸蟹苦熬的。

杜立秋一口干掉一只八爪鱼,幸福地说:“你们海边的人可真有福啊,天天能吃海鲜!”

老冯叔的几个儿子相互瞅了瞅,觉得这个大个子脑子多少有点毛病。

老冯叔要联系渔船,不能一直陪着他们。

倒是他这几个亲生的,非亲生的儿子,一直充当陪客的角色。

唐河他们倒也不急,巡山赶海,山里都走腻了,赶海就觉得特别的有意思了。

特别是退潮的时候,在海边抓鱼捡贝,特别有意思。

唐河他们也就捡个贝。

像望潮啊,石头缝里的鱼啊,蟹啊什么的,他们是捡不到的。

这玩意儿跟巡山打猎是一个道理。

这玩意儿会伪装的嘛,想要抓住,你得先能找得到才行。

海边的人早就习惯了,你以为他在挖泥抠沙,结果十分神奇地,就从一条鱼。

有猎物的地方,在唐河他们看来,也不过就是一些很普通的沙子和淤泥而已。

跟着跑了一小天,四个人的桶里空空如野,啥都没有,确实挺打击人的。

杜立秋怒了,狠狠地一水桶砸到了一个水坑里。

“草的,怎么就藏得这么……啊哟,鱼,好大的鱼!”

一条灰突突,足有两尺长的鱼翻起了肚皮。

老冯叔的一个儿子叫二子,长得又黑又瘦的,这小子话多,机灵,一直属于赔身陪伴的。

二子赶紧扑了过来,把鱼逮住:“啊哟,是条石斑,杜哥你真可真厉害!”

“那是,你也不看看我是谁!”杜立秋得意洋洋地拎起了鱼。

“哥,我看你们挺喜欢吃海鲜的,我知道一个地方,血蛤多,那东西好吃,补血,还壮那个阳呢!”

“啊哟,这可是好东西,比虎鞭还厉害吗?”

“多吃点,可壮了!”

“走走走!”

一行人换了战场,在一片海滩上,库库一顿挖,一颗颗比拇指还大一点的白色带黑纹,鼓的溜的贝壳被挖了出来,还挖了不少。

一行人拎着满满的收获,说说笑笑地往回走。

本来吧,老冯叔的这几个儿子,除了黑瘦的二子,剩下几个黑瘦的年轻到中年,一个个都挺沉默的。

但是你架不住东北人这种自来熟啊,两天下来,一个个的都变得热情开朗了起来,基巴了吊地各种玩笑死命地开。

特别是杜立秋再详细地描述他的丰功伟迹。

结了婚的还好,没结婚的,一个个眼珠子锃亮。

大栓子,二狗子,三彪子,一个个的把杜立秋奉为天人。

说来也怪呢,打从来这里,杜立秋都老实了起来。

一来,海鲜是真好吃,光顾着吃了。

二来,这渔村吧,经常出海打鱼,一个个晒得黑了巴曲的,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一股子鱼腥味……

好吧,杜立秋的胃口确实有点养刁了,他现在无比想念杭城。

二子给唐河他们煮了血蛤。

水开了,放到水里洗个澡就捞出来,根本就没熟。

一打开,里头是一汪红央央的血水一样的汁水。

一口下去,汁水鲜美,蛤肉又润又滑,同时又带着一股让人不适应的腥气。

不过,这玩意儿补气血壮那个阳,口感不重要,壮才重要。

杜立秋连吃了几十个,然后忍不住说:“这玩意儿的味儿,我咋那么熟呢?”

唐河看了他一眼,没吭声,捡起一个大螃蟹啃了起来。

武谷良在那呲着牙地笑,也没说话。

杜立秋翻着眼珠子琢磨了好一会,突然一拍大腿说:“啊,我想起来了,这就是女人好几天没洗之后的那个口感嘛!”

杜立秋这个大聪明一拍大腿:“真是一样一样的,吃一会就没这个味儿了!”

“我去你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