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吩咐让老尚书进来。
老尚书脸色十分难看,进来之后,对国王说道:“殿下,我给殿下的紧急奏折殿下当真没有看到吗?”
国王心里便咯噔一下,扭头望向了专门负责做着呈报的太监。
那太监惶恐,忙跪在地上说道:“启禀殿下,是主管太监让老奴暂时不要把两位户部大人的奏折呈报给殿下,而等太子的奏折来了之后再做呈报。
毕竟他们两人越过太子直接向殿下呈报奏折不妥当,这次下去是以太子为首。”
听到这话,国王表情稍稍缓和了些,虽然这样做有点自作主张的意思,但是却不算完全坏了规矩。
因为这件事的确应该是太子点头之后,再以集体的名义奏报,而不能是户部官员自行奏报。
不过他也没打算追究户部两位官员越级上报的事,因为他看得出这位户部老尚书似乎很焦急,他到底焦急什么?
于是国王说道:“奏折的事稍后再说,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跟太子他们一起到
老尚书着急的说道:“有得到殿下只言片语的批复。
我们已经在基本上掌握了全区的情况,而且灾情紧急,很多人都已经饿死了,并且瘟疫也开始出现了。
但是太子却还要继续巡游下去,他说还有些地方没去到,国王殿下让他所有地方都要去到,所以他要继续往前走。
我觉得有必要让殿下尽早掌握情况,并尽快投入赈灾,否则等人都死光了再去赈灾,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我就找了个借口,借故生病了需要回京城,回来之后还没等我回家,就来向殿下您来禀报来了。”
国王有些脸色不好看,他说道:“你回来没有得到太子的批准,还是装病回来的,还真算是用心良苦。”
他这话明显带着嘲弄,随后吩咐总管:“给老尚书准备酒菜,既然来了,就去参加宴会吧。”
老尚书抢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在了国王面前。
国王笑道:“不就是一顿酒宴嘛,至于你跪拜叩谢吗?罢了,不用如此大礼,快起来吧,入座喝酒。”
他还以为老尚书给他下跪是要谢谢他赏赐酒宴,能跟国王一起喝酒,那就是一种荣幸,老尚书激动之下跪下磕头也是可以理解的。
国王笑盈盈看着老尚书。
老尚书却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说道:“殿下,已经有太多太多的人死在了洪水里,他们的尸首都没有人掩埋,因为几乎见不到活着的人了。
所有的良田都被洪水冲毁了,在洪水中幸存下来的人都在逃往邻国去了,往大宋驻军营地去了,很多城镇都已经空了,因为没有粮食,待下来就只有死。
瘟疫已经开始蔓延了,但是没有药物,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控制,整个王朝将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殿下还有心情在这喝酒吗?”
说到这连连磕头,咚咚有声的。
国王愕然,而王后却不高兴了,她重重一拍桌子,对老尚书说道:“好大的胆子,你是受了谁的挑唆?在这胡说八道,危言耸听,想让国王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便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吗?”
说这番话时,她不时地瞟向赵桓,分明是在暗示说赵桓设了这个局,让老尚书来陪着演戏,以便逼着国王做出让步,将王朝卖给赵公子。
赵桓也不辩解,只是坐在那看着。
而老尚书压根听不懂王后这话的意思,他也懒得去想,他满心希望都是让国王赶紧赈灾救灾,别等人都死光跑光了再想着救灾,那还救个毛线,整个王国都将亡国了。
作为国王,没有了子民,他又去统治谁?
王后见老尚书没有辩解,不由得意的笑了,说道:“怎么?无言以对了吗?来人,把尚书带下去,等太子来了之后,好好查一下他有没有玩忽职守?
这么重要的事,他居然伙同外人想祸害王朝,其心可诛。”
几个侍卫却没有动手,因为抓前朝的大臣,那得国王说了算,王后没这个资格,所以他们都把目光望向了国王。
国王却一副宽宏大度的样子,说道:“罢了,老尚书应该是被人挑拨,这才帮着某些人说话,我们都已经把他们的伎俩识破了,看他一把年纪,也就不计较了。”
说着又对老尚书说道:“既然你年纪大了,也不适合再在户部当差了,就早点请辞回去养老吧,你的事我会安排人接手的。”
国王竟然要在酒宴上免了户部尚书的职务,让他告老还乡。
户部尚书这才发现了事态的严重,可他竟然没弄明白为什么国王要免他的职?他什么地方做错了?
他焦急万分的说道:“国王殿下为何要将老臣免职?老臣何错之有?还请殿下明言。”
王后看对方不见棺材不掉泪,便怒道:“行了,别演了,你伙同赵公子编造谎言,说全国面临灾情,死了很多人,不就是想逼着国王把整个王朝卖给赵公子吗?
必须要把王朝说的一无是处,除了便宜打折卖掉,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