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9章 交换条件(1 / 2)

这一切都是赵桓安排下来的,他又怎么可能有热闹不看呢。

一听到赵桓愿意跟他们一起走,顿时让夏仁宗高兴坏了。

当下夏仁宗和任得敬下令剩下的残兵败将朝西夏边境逃走,并希望宋军不会发现他们。

毕竟陇右都护府太过辽阔了,而且人烟稀少,宋军完全顾不过来的,也没有必要在这里驻扎重兵来防守。

果然他们一路逃到边境,并没有看见宋军的踪影,也没有见到其他的百姓,急匆匆的逃进了这一带的戈壁,朝着吐蕃方向跑出来。

完颜亮终于顺利的夺取了甘州,只是他不过夺取了一座空城而已。

不过这没关系,因为他的目的达到了,整个西夏的军队基本上被他消灭干净,连皇帝和权臣都被他赶走,带着残兵败将逃往吐蕃去了,整个西夏已经完全失控。

恰好这时给他送丹药来的宋军特使也到了。

特使听他说了战斗经过,拍了拍他肩膀,说道:“你做的不错,我们很满意,你继续。”

完颜亮忙问道:“那西夏这边该如何安置?要不要我们留下人来掌控,以便完全顺利交接?”

特使摇头说道:“不用了,就让他们这样好了,恢复到这一片的自然风貌,老百姓如果希望过上好日子,他们会用脚投票的。”

听着这话有些高深莫测,完颜亮也不知该如何作答,只能唯唯诺诺的答应了。

反正大宋让他不管,他就不管好了,想必大宋会派人来接管,不过从特使的话来看,好像大宋并没有这样的打算,这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送走了特使,完颜亮立刻向宇文虚中下达命令,大军尾随夏仁宗和任得敬的军队进入吐蕃。

他们已经探测到大宋边境并没有宋军巡逻,而宋军最近的驻扎军队,距离这里也有几天的路程。

这一刻宋军好像暂时的把这一片给遗忘了,防守上出现了漏洞,一大片地带都不防守,以至于西夏的军队和尾随而来的金军都顺利的穿越了陇右都护府,进入了吐蕃地界。

他当然不知道,这是大宋皇帝赵桓特意安排的,就是要让他们到吐蕃去祸害,反正现在西夏已经彻底变成无政府状态了,大宋也并不想这时候去接管这烂摊子,先让它就这么着吧。

至于百姓,他们如果想留在当地,或者自已组建相应的自治组织来管理,那也是可以的。

至于其他的人,希望能到大宋来讨生活,大宋也不会拒绝。

接下来就该如何对付吐蕃了。

要对付吐蕃,跟对付西夏国情况不同。

西夏国人口相对还算比较多,而吐蕃的青藏高原,那才真的是杳无人烟,百姓主要集中在几块很小的地方,因此看上去地盘庞大,但实际上需要政府有效管辖的地方并不多。

……

与此同时。

阿柴王、陇拶王率领残部逃回了吐蕃,两人都是又气又急,同时又有些同病相怜。

没想到这一次到西夏去,算得上偷鸡不成蚀把米。

格西上师更是伤痛欲绝,他原本率领大军是去护卫佛教的,想与西夏联手对抗完颜亮,结果没想到他们反而被完颜亮打的大败亏空,几乎全军覆没逃了回来。

这一刻两个部落的军队已经消耗殆尽,只有少量的留守部队,加起来都不够一万,格西上师决定集中起来,共同应对可能追杀过来的西夏军队和金国军队。

两人还掏钱包征召军队,无奈之前格西上师已经倾尽所能,鼓动了绝大多数能征善战的吐蕃军队加入护教军,全都葬送在了西夏战场。

目前能够组织并组建新军队的人才极为稀缺,最终组建的军队中,超过一半的成员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甚至有些需要拄着拐杖前来参军。

面对这一无奈局面,两人将他们手中最后的军队都部署在了大宋陇右都护府与吐蕃接壤的边境地带,时刻监视西夏军队和金朝军队的动向。

不久,他们发现西夏军队正向吐蕃方向逃窜,且直奔他们的所在地而来。这一情况令他们极为紧张,因为他们无法判断西夏人的真实意图。尽管此前他们已与西夏结盟,共同对抗金国,但双方都清楚,这种同盟关系极为脆弱。

为此,他们迅速派遣探马前去接洽,与逃窜而来的西夏军队取得联系,以探明对方的来意。

当他们得知是西夏在与金军的大战中失败了,城池被夺,损伤过半,目前逃往吐蕃的只剩六万人。

就算只有六万人马,也足以让吐蕃人吓一大跳了,他们现在连老弱病残的军队都算上,也不过区区二万人。

如果西夏人想夺走他们的部落,丰美的牧场和耕地,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要打只怕剩下的军队也会全军覆没。

只有采用怀柔来重新巩固他们的同盟,共同对付随后追杀而来的金军队,——那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因此三人一番商议之后,他们主动带着军队前去迎接夏仁宗和任得敬,把他们迎进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