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亲情嘉好,莫不如是(1 / 2)

薄荷微光恋 蓝辰曦 2975 字 1个月前

……

中国人对于家的认同感是非常重视。这也是家存在于家的意义。不禁嘻嘻而感“父母在,是孩子,父母在,不远游!而这是对家的依恋与孝的理解。”

而如果我们这一生所行,把家忘了,那么我们这一生又会获得什么呢?不过是浮生水萍,略感疲倦!然而我们也要学会怡然自乐!与山水相居,这是家的另一种形式存在方式。

这是一个对家与家人的概念,而另一个是家与家的居住条件的环境的选择。

家已经深深的在中国人的东方智慧里存养着,这也是中国血脉对于家的认知。

苏霆勋在外公家醒了醒酒,方才离去。

也许和外公的下棋就像是多年的苦修有了进步,即便当年如此棋艺超群出众,但是没有现在的沉稳收敛,当年自己自认为才华横溢,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而现在是有了更加整体的考量。

而是更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也是对那句其攻其外,必修其内,这么多年对自己走过的人生的总结经验。

回去的路上,魔都的绿意盎然,葱茏光芒。魔都的梧桐树还是属于魔都的一份夏天的浪漫情怀。

独有的宁静,童年的光影记忆也交错在这一刻。

那绿色的天空,与身上的军绿仿佛是重合了。带着童年的希望寄托,也与如今相同,陪伴着成长,陪伴着自己的青春,而也陪伴着自己的成年。

苏霆勋眼中的魔都梧桐,仿佛也是历史的光影。

1949年五月,解放军入沪不入户,十万解放军睡大街。也许从那一刻开始,历史就是历史,已经定格在那一天了,五月27号。

这是“仁政”,更是民心。

这是江南文人的与圣人的理想国,是真实存在的。而这也存在中国历朝历代开创国家的仁君霸主。

苏霆勋也听过这段历史,即便对于他而言有些遥远,但是历史重合的意义就是他也是解放军了。

而对于他的军旅生涯来说,或许才刚刚开始,正是如日中天。

苏霆勋不再多想,小心点开车,毕竟魔都的路上行人还是蛮多,而且夏天的梧桐路下行人也是一道风景,与这魔都的梧桐树。

魔都的夏天,倒是驻足梧桐树下的人,络绎不绝。

显然,魔都的夏天更多了去处,也许生活在这里久了的人或许会厌倦了这种习以为常的事情,而没有新鲜感的东西,可是生活不就是一次又一次发现美的存在的风景。

总觉得自己看的太多,看的到是。可是那棵树,今年又是哪棵树先绿芽疯满枝头呢?

又是经常经过那棵树驻足停留吗?

停留过四季吗?停留过某一个季节的到来驻足观看吗?

好像那一缕风从东南沿海吹来,而夏天的海风,经过南洋群岛,和中南半岛而来,是顺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面而来。

也会吹醒着那些做梦的人,是那些梦醒了,他们还能活着吗?

如果梦破碎了,还能活着人,那么也会是真实的接受的想法。

是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当认同感,越来越强。自然归属感也越来越好。自然安全感也会好。

当富人觉得认为钱是自己,当穷人觉得国家自己的。当这样过穷过富的认知产生的时候,是一种不自我保护得认知,而却是向外延伸的过程。

而人类只有意识到危险的情况下,才能幡然醒悟自己,而明白生命的智慧的本身含义。而没有提前感知能力,也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等待接受的不自由。

如果觉得自由是自己所认为的自由,那么随时都会有的。但是那种自由又真的是自由吗?

而离群索居的自由就是自由?

规矩而也会是一种自由,而这种自由更自由,而不被束缚的自由时更自由。

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很文明了,而自然文明越明显,那么野蛮也会更凸显出来。而智慧则是一种境界的能力,而聪明则是一种能做好的表现,这不必过于纠结,而在于个人的观点看法和行为方式。

穿过魔都的大街小巷,苏霆勋回到家。

一家子人在一起吃饭,苏霆勋说在外公外婆家吃过饭了。

还是当年的饭菜!只是时间好像苍老了许多。

苏雯雯对着苏霆勋道:“哥,你怎么不喊我也去!”

“我去陪外公下棋,你呀!又没说去!我可不会喊自己不愿意去的人,小丫头片子,你现在倒埋怨起来哥哥了,你要是想去,有空就可以去,离得又不远!”

苏雯雯接话道:“那倒也是,有空再去。毕竟你这次去是爸爸嘱咐你去,而且是爷爷专门喊你去,我好像不在名单之中。”

“知道就好,蛮聪明!”苏霆勋夸奖妹妹。

苏霆勋这会儿倒是不那么温柔了!因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温柔,什么时候该刚。

然而在这样衣食无忧,又温馨的家庭,自然是不必想太多问题,也不必为过多物质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