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摆个地摊做神棍(1 / 2)

回到家,唐朝把耷拉在肩膀上的书包往沙发上一扔,接着就是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找了起来。

既然他已经决定要当个算命先生,那么这行头还是要的。

毕竟这年头,不管做什么,最重要的便是包装!唐朝可不认为自己随便弄个小凳子在大街上一坐就会有人过来找你算命!

所以,唐朝从老爸唐爱国的房间里翻出了一个仿佛有些年头的圆形墨镜。

唐朝听唐爱国说过,这墨镜可是从唐朝爷爷那里要过来的,绝对算得上是个有古董气质的东西了。

然后又找到了一根拐杖,一个老烟斗,一块桌布,还有一匹一米长三十厘米长的黄布,这黄布当然是他用来写字,然后当做招牌用的。

他毕竟还是一个高三学生,零花钱有限,如果连招牌都要订制的话,那么他估计也没钱买算命所需要的罗盘,符纸等一些必需的东西了。

唐朝的父母因为工作,中午都不在家,所以唐朝的午饭是在楼下的小餐馆解决的。

接着他便去附近的超市买了些笔墨,又去杂货铺等地方买了黄纸,朱砂,罗盘等一些必需品带回了家。

一回到家,唐朝便铺开那块大黄布,手拿刚沾过墨汁的大毛笔在上面比划着。

深吸一口气,唐朝握着毛笔的手一紧,然后双目猛然凝重起来,手中的毛笔有力的落在黄布上,接着便是龙飞凤舞的在上面写了起来!

在世神仙,唐半仙!

笔落,字成。七个像是蟑螂爬过的毛笔字赫然印在黄布上!

“嗯,不错!看来我还是有当书法家的潜质的。”但是唐朝还是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看他的模样,很显然是对于自己写的毛笔字很有信心。

有了这块招牌,唐朝当算命先生的包装也就算是初步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找块地方当他的神棍了。哦,不,是算命先生。

“唉,愁啊!任务三的期限是五天,可是我还要上学,这可咋办?”唐朝有些发愁的在心中嘀咕着,他毕竟是一位学生,要让他整天去当什么算命先生那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叮,宿主只需一天做三个小时的算命先生便可完成任务要求!”系统的声音再一次毫无征兆的在唐朝的脑海中响起。

“这样就好办多了,遇到双休日就白天出去,至于上学的时候……反正晚自习我也懒得去上了。”

唐朝听到后顿时是大喜,这样一来,他要完成任务就方便多了。

“至于地点……嘿嘿,也只能是那里了。”

……

h市作为华夏国的二线城市,近几年的发展可谓是极其繁荣。四处可见的高楼大厦,车来人往的拥挤,还有那琳琅满目的商品,无不显示着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

古市街,绝对算得上是h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原因便是这条古市街从不会是什么小吃的世界,而是算命先生的天堂。

行人一走进古市街便会看见街道两边到处是穿着道袍,摆着地摊的道士。

这些道士几乎都是些上了年龄的老道士,而且他们的包装也是极为的华丽,道袍干净整齐,红光满面,加上白须飘飘,看起来真有几分得到高人的模样。

只见这些道士所摆的地摊上大都是一些符箓,八卦镜,玉佩等物件,而且上面有明确的标价,甚至还有一行字进行介绍。

但是大部分的介绍都是如出一辙,像什么“念力加持”,“上品法器”等词汇更是数不胜数。

当然,这些只是路边摆地摊的道士,在街道两旁,林立着一排一排的门面房,这些门面房上面无不是挂着显眼的广告牌,上面则是写着像“某某道士,专业卜卦算命。”,“道家真传弟子,某某。”等等内容。

但是很显然,有了这些精良包装,他们的生意明显是要比那些在路边摆摊的道士好的多。

而今天古市街却是来了一个奇怪的算命先生。

只见这位算命先生戴着一副圆形墨镜,手中柱着一根拐杖,嘴上还叼着一个大烟斗。

虽然他是这么一副拥有年代气息的打扮,可是人们还是能从他露出来的皮肤和乌黑的头发判断出他是一位年纪不大的小青年!

这位奇怪的算命先生来到古市街后,先是仔细的打量了一番周围的情况,然后就径直朝着一个偏僻的旮沓角落里走过去。

他随手放下手中拿着的一个小板凳,从背包里拿出一条桌布铺在地上,在上面摆上符纸,罗盘等必要物品。

接着又从包里拿出一条一米左右的黄布。黄布拿出来后,他使劲的抖了抖,又整齐的铺在地上。

做完这一切后,他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从背包里拿出了一根鱼竿,慢慢把鱼竿伸长,伸到大概一米五高的时候,他才停下。他轻轻的把鱼竿放在铺在地上的黄布上,从口袋里拿出几根细绳,蹲下身仔细的系好后,这才拿着鱼竿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刷!

这时候,鱼竿以及被细绳系在鱼竿上的黄布也是被刷的一声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