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敬是个识趣的,知道这里还轮不到他说话,没做声。
顾泽之看了顾瑧一眼,顾瑧维持着作揖的姿势,一本正经地回禀起来“回父皇,儿臣、泽皇叔和刘大人走访了林蒲镇周边,助百姓加固房屋,又令一部分平民从林蒲镇迁出,暂时迁居到祠堂、县衙里,还有一些乡绅富户主动把自家宅院借给朝廷暂用。”
“暴雪连下了十天,河川结冰,积雪厚重,刘大人吩咐县令雇佣当地平民扫雪,又在官道上垫土防滑,百姓出入没有受暴雪的影响。”
“救济灾民的粮草已经在五天前就运到了林蒲镇”
顾瑧自小在皇宫长大,没怎么出过宫,他以前不知道这些百姓住在什么样的屋子里,经过这次陪着顾泽之与刘士敬走访了林蒲镇,才知道有些百姓过得那么清苦,那些茅草屋看着摇摇欲坠,一看就经不过暴雪、冰雹这类的灾害。所幸,他们提前就把这些百姓迁走了。
虽然他的有些话还有点童言童语,但是有条有理,看着长进了不少。
皇帝看着小大人似的顾瑧,他的瑧儿一向很乖,也聪明,因为年纪小,多少玩心有点重,但是现在,却令自己有种刮目相看的感觉了。
他的瑧儿比自己以为的更加聪慧。
顾瑧年纪小,说得毕竟还是片面,等他说完后,刘士敬又补充了一些,比如那些牛羊家禽由官府统一安置了,比如当地的庄稼有部分冻伤,比如具体受灾户已经登记造册,并由官府亲自上门落实情况,此后,根据受灾情况区别赈济,比如他上请为当地免税一年等等。
皇帝颇为满意,这次能把林浦镇一带的损失降到最低点,也算是功绩一桩,嘉奖了刘士敬一番后,就把他给打发了,然后又对顾瑧道“瑧儿,你母后这些天很是想你,你先去看看你母后吧。”
顾瑧还是第一次离开卫皇后这么久,也同样思念卫皇后,兴高采烈地应了。
他行了礼后,就欢喜地退了出去。
御书房里只剩下了皇帝与顾泽之两人。
皇帝笑道“泽之,你父王与母妃已经到京城了,一会儿没事你早点回去。”
端王府在京城是有府邸的,是从前先帝在端王成年后赐给他的府邸,当初,端王与端王妃也是在京城的这个府邸成的亲。
顾泽之十月抵达京城后,就住在了京城的端王府。
顾泽之微微一笑,拱手应了“是,皇上。”
皇帝看着与自己一案之隔的顾泽之,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以他的年纪,几乎可以做顾泽之的父亲了,看着这个堂弟就难免有种看晚辈的慈爱。
皇帝抚着手边的茶盅,又道“朕已经下旨给你赐了婚,接下来你可要好好给朕办差,在成亲前谋个爵位,可不能委屈了小氿”
皇帝似是叮咛,又似是随口一说。
顾泽之轻轻地“嗯”了一声,眼底荡漾起了柔柔的笑意,眉眼温和,映得满室生辉。
早在皇帝从猎宫启程回京前,就和顾泽之说了,等端王抵京,就给他和秦氿赐婚。
皇帝难得做了一回媒人,心情出奇得好,又道“泽之,这次的差事你办得很好。”
“接下来,你还是继续负责与北燕和谈的差事。”
这些燕人在京城也待了一阵子了,皇帝是看着耶律栾就烦,巴不得快点把人打发回北燕去。
顾泽之“是,皇上。”
之后,皇帝就把顾泽之也给打发了“你这一路劳顿,也累了吧,早些回去休息吧。”
顾泽之又应了,应归应,可是出宫后,他没有急着回王府,而是先去了忠义侯府。
秦家的门房一听顾泽之的名字,就知道这是未来的三姑爷了,赶紧去通禀,第一时间先禀到了侯夫人苏氏那里。
“夫人,未来三姑爷来了”
来禀话的婆子喜气洋洋,谁人不知道未来三姑爷那可是端王府的三公子,是皇帝的堂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氏阴沉得快要滴出墨来的脸色,她紧紧地捏着手里的茶盅,差点没将之捏碎。
苏氏这几日的心情都不太好,为着女儿秦笙的婚事连着几夜都辗转难眠,整个人憔悴了不少。
秦笙是她唯一的亲生女儿,本来她打算要给她安排一门好亲事的,让她风风光光地出嫁,十里红妆,让人羡煞。
可就因为秦氿,现在她的笙姐儿要嫁给程士昂那等泼皮,凭什么秦氿一个野丫头能得这么好的亲事秦氿才是该嫁给程士昂的
苏氏越想越恼,重重地把手里的茶盅放在了小方几上。
来传话的婆子吓了一跳,敛声屏气,头垂得更低了。
苏氏抚了抚衣袖,阴阳怪气地对那婆子说道“咱们侯府那可是规矩的人家,你去跟顾三公子说,这人就不见了。”
一旁的赵嬷嬷欲言又止。
这门婚事是圣旨钦赐,板上钉钉的了,夫人又何苦做那等损人不利己的事,怕是侯爷知道了,也会怪罪夫人。
苏氏只想着宣泄积压在心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