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玥和林氏相视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又原路折回浅云院。
这一天,一直在浅云院里用过晚膳后,南宫玥才就着月色回了墨竹院。
洗漱更衣后,出去打探消息的鹊儿进来禀告道:“三姑娘,大姑娘已经回了挽晴院。傍晚的时候,大老爷在荣安堂里足足呆了一个时辰,出来后就亲自把大姑娘从祠堂里接了出来。之后,大老爷还去了一趟小佛堂,和大夫人大吵了一架,说是让大夫人没事别出来!听说大夫人哭得可惨了,一哭二闹三上吊全上了……”
鹊儿说得绘声绘色,好像是亲眼看到似的。
南宫玥并不意外。大伯父想要坚持的事,也没几个人能拗得过他。她只希望大伯母别再去骚扰母亲……只盼大嫂坐完月子后也能接手一些中馈之事,等过几年大嫂上了手,这主持中馈还是应该交给长房长媳才是正理。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过了三天,到了南宫府同建安伯府正式交换庚帖的日子。
这一次,建安伯夫人没有让林氏等多久,一大早就亲自上了门。
虽然林氏之前一直瞒着没声张,可是这建安伯夫人都上门了,事情自然是再也瞒不住了。锦华院的小佛堂里,赵氏终于得知了建安伯夫人来交换庚帖的事。
“你说什么?”赵氏原本跪在蒲团上念佛,一听应嬷嬷的禀报,神色骤变地站了起来,“你说那建安伯夫人上门来取琤姐儿的庚帖了?!”
“是啊,大夫人,”应嬷嬷焦急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这若是交换了庚帖,那这婚事可算是板上钉钉了。”
赵氏又哪里不明白这个道理,眉头紧锁,急切地问:“那建安伯夫人现人在何处?”
“二夫人正领着去花厅呢!”
赵氏心下微松,只要还没交换庚帖,不,只要建安伯夫人还没出南宫府,那自己就还有机会破坏这门亲事!
“应嬷嬷,快随我去花厅!”赵氏心急如焚地冲出了小佛堂,却在锦华院的院门口被两个守门的婆子拦住了去路。
“大夫人,大老爷说了,夫人身子不好,就不要随意出院子走动了。”其中一个婆子看似神色恭敬,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明显的轻蔑。像大夫人这样,能把这么好的日子过成这样的,也算罕见了!
赵氏心中一寒,南宫秦分明是在防着她。可是若是以为这样就能阻止她,那也就太小看她了!
赵氏也不多与这两个低贱的婆子废话,眸光一闪,果断地拔出头上的一个金钗就抵在了自己的咽喉处,威胁地道:“若是我有个意外,看老爷、少爷和姑娘可饶得了你们!”
两个婆子骇然一跳,赵氏脸上那条淡淡的白痕分明在提醒她们赵氏自残可不是第一次了,如果赵氏真的有个好歹,那就即便是她们是奉了大老爷之命也一样落不得个好。弄不好全家都得跟着倒霉!
两个婆子有些犹豫,而赵氏却是抓住了她们犹豫的一瞬间,闪电似的冲出了院门,应嬷嬷狠狠地一把推开其中一个婆子,也追了上去。这一主一仆身手敏捷,拐过一个弯,就不见人影了。
“大夫人!”两个婆子回过神来,急急地去追。糟糕,要是真的让大夫人破坏了这门婚事,那倒霉的还是她们!
两个婆子心里吓得不轻,可是没想到的是,她们一转过弯,就发现赵氏和应嬷嬷倒在地上,两眼紧闭,不省人事。
这是怎么回事?!
两个婆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个大着胆子上前一步,试探了一下赵氏的鼻息,松了口气。
“大夫人晕倒了……”
虽然想不通赵氏怎么会和应嬷嬷一起“晕倒”了,但两个婆子可不打算跟自己的好运作对,两人赶忙先把赵氏抬回了锦华院。
她们一走,百合就笑吟吟地从一棵大树上轻盈地跳了下来,卷着耳鬓的一簇黑发,得意地看着晕倒在地的应嬷嬷,心道:幸好三姑娘早有提防,怕大老爷的人不顶用,让自己守在这里,否则今日府里怕是又要不太平了!
嗯,自己这事办得如此漂亮,得向三姑娘讨赏去!
百合轻快地往墨竹院去了,而发生在这里的事林氏却是一点不知,这时,她已经亲自迎着建安伯夫人到了后院的花厅。丫鬟们礼数周到地奉上茶点后,就退到了一边。
建安伯夫人看着林氏,心里可以说是五味俱杂,当初自己怎么就被猪油蒙了心呢,没弄清楚事情的始末就让郑嬷嬷羞辱了林氏。
建安伯夫人定了定神,心道:既然两家要定亲,那该做的事自己就必须去做!
“南宫二夫人。”建安伯夫人一脸愧色地对林氏施了礼,“上次的事,是我的不是,还请夫人不要见怪。”
“伯夫人不必如此。”林氏连忙扶起了建安伯夫人,“那事也怪不得夫人,夫人也只是受了小人的蒙蔽。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夫人不必耿耿于怀。我们两家毕竟也是姻亲,哪有隔夜仇的。”
林氏如此通情达理,倒让建安伯夫人心中越发惭愧。
两人落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