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动荡的少年之心(2 / 3)

天下长宁 知白 5908 字 2个月前

今天这一步。”

叶无坷点了点头。

曹懒问:“那第二件事呢?”

叶无坷道:“刚才你说了。”

曹懒一怔,片刻后反应过来:“唐大将军不许他们独领一军。”

叶无坷嗯了一声。

曹懒揉了揉太阳穴:“这就难怪会有如此推演了。”

“第一件事,与尉迟万年同在唐大将军麾下的,不少都直接获封从二品,而他是正三品。”

“第二件事,别的正三品都独领一军而唐大将军不许......”

曹懒道:“原本军中就有一个说法,别处的战兵是战兵,唐大将军的战兵叫唐家军!”

“所以后来唐大将军才执意将他旧部分散调派且不许独领一军......”

他说到这看向叶无坷:“当初唐大将军麾下的战将功勋卓著者实在太多,论军功,尉迟万年确实不低,可和那些获封从二品的比起来也确实差了些。”

说完这句话他又摇了摇头:“都是领兵作战的大将军,都是从无败绩的战神一样,功劳多少,其实和个人能力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联。”

“唐大将军手下的那些旧部,谁运气好赶上了打大仗,赶上了打的仗多,功劳自然就会高一些。”

“可要说让尉迟万年就服气那些功劳比他多一些的,他当然不可能服气。”

“如果这样分析,尉迟万年心中确实有怨气......”

曹懒叹了口气:“可立国已经二十几年了。”

叶无坷对这句话无可回应。

他一直都没有说过尉迟万年一定有问题,到现在也不敢说。

是因为他始终对这些于大宁立国来说有着不可磨灭之功劳的人,心存敬畏。

如果仓促就对尉迟万年这样的持怀疑态度,就说他有罪,叶无坷做不到。

“其实当年唐大将军的旧部,遭遇大抵相同。”

曹懒坐下来,语气有些感慨。

“就算是那些直接获封从二品,甚至获封国公的,也只是在职一任。”

“许多才四十几岁的人,做了一任道丞之后就不得不回家养老去了。”

“唐大将军对他们的要求确实严苛了些,大部分人心中肯定有怨气但因为唐大将军在他们就不能把怨气放出来。”

“那批老臣,在四十几岁就回家修养的不在少数。”

“反倒是如尉迟万年这样,因为一直都没有到过二品官所以在仕的时间更久些。”

说到这他又一愣。

“明白了!”

曹懒的眼睛又亮了:“尉迟万年自知他绝无可能成为东疆大将军!”

叶无坷默默点了点头。

以前唐大将军的旧部,到了二品高位之后都只在职一任就退下去了。

从无例外。

也就是说,按照这样的惯例,尉迟万年调任辽北道道丞,就是他在仕的最后一任高官。

“今年三年了。”

曹懒像是自言自语。

“他在东府武库两年之久,就是想让陛下看到他的能力。”

“让陛下觉得,打造东府武库离不开他,他就能在任上多待两年。”

“尉迟万年还不满五十岁吧......最多四十六七岁。”

曹懒叹道:“要是我也不服气,四十几岁对于做官来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可他偏偏是唐大将军的旧部,这规矩,偏偏还是对他们有大恩的唐大将军亲自定下的。”

“以前的人都服从了......”

他说到这又想起一件事:“不对,也就高真大将军不一样,但高真大将军后来调给庄大将军了。”

见叶无坷始终不言语,他有些懊恼:“你到底在想什么。”

叶无坷道:“我只是在想......我从小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

这句话让曹懒为之一愣。

然后他语气沉重的说道:“我也是。”

“他们都是结束乱世的人,还是缔造了新朝的人。”

曹懒说到这都有些难过起来。

然后,他的眼睛再一次明亮了,而这一次不只是眼睛明亮了。

他的脸色也变了。

只是一个刹那而已,他的脸色就有些发白。

“难道......难道徐绩,或是温贵妃,或是二皇子......或是不管什么人,他们背后的,就是......”

曹懒说到这的时候,嗓音都有些发颤。

“就是唐大将军那些旧部?就是一群如尉迟万年一样的人?”

在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他看到了叶无坷眼神里的悲伤。

虽然那悲伤并不明显,显然也是叶无坷不想被他看到。

可是只看了一眼,曹懒的心境就被这种悲伤刺痛。

叶无坷怀疑过,可就因为他怀疑过这些功勋之臣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