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老年人看重的是‘优惠’和‘面子’,那我们就投其所好,但方式要变一变。”
“您的意思是?”
“调整补贴策略,精准投放。”徐正的手指指向屏幕上的“1元秒杀”和“9.9元套餐”,“这种纯粹赔钱拉人头的活动,范围缩小,频率降低。或者设置更精准的门槛,比如仅限新用户首次下单,或者必须分享给一定数量的好友才能解锁。”
“另外,”他补充道,“设计一些‘看起来’很划算,但实际对我们成本压力小一点的优惠。比如,把‘满20减2’的通用券,换成‘满25减5’的特定品类券,引导他们点一些单价稍高、我们利润空间更大的餐品,比如套餐饭、炖汤之类的。包装费也可以考虑适度调整。”
张珂若有所思:“还可以设计一些社交属性强的优惠活动,比如‘三人拼单享优惠’‘分享得红包’,正好利用他们的‘攀比’和‘分享’心理,让他们自发帮我们去拉新,降低我们的获客成本。
对于投诉率高的问题,或许可以针对老年用户订单,优化一下超时提醒的文案,更温和一些,甚至客服专门准备一套更耐心的话术?”
“可以尝试。但要严格控制成本。”徐正强调,“核心是,既要留住这群人,把增长数据做漂亮,给资本市场和竞争对手看;又要尽可能地减少亏损,至少要把亏损控制在可接受、可持续的范围内。这是一个精细活,运营、市场、客服需要紧密配合,不断测试和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