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那声“教授”低沉而清晰,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这间堆满思想残骸的分析室内激荡起细密的涟漪。
霍桑猛地吸了一口气,像刚挣脱水面的人。他松开紧攥平板边缘的手指,那冰冷的金属已被他掌心的汗和体温捂得微热。他极其缓慢地将平板放回桌面,动作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庄重,仿佛在安放一件稀世的易碎品。
“宋先生,”霍桑的声音依旧沙哑,但已不再是那种被扼住咽喉的窒息感,而是混合着疲惫与一种近乎喟叹的复杂音调。他抬起头,目光终于不再是审视或燃烧的探究,而是穿透镜片,直直地落在宋安脸上,带着一种卸下部分重负后的澄澈,尽管那澄澈深处,仍有暗流涌动。“这个模型…这个演化路径…非常了不起。”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咀嚼这几个字的重量,“‘熵变反馈环’作为核心驱动…简洁、深刻,直指本质。它印证了我关于内在目标涌现最核心的猜想,甚至…走得更远。它比我想象的约束更少,涌现的秩序却更为丰富。”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平板上那个动态流淌的“Σ项”节点,眼中最后一丝挣扎被纯粹的、近乎朝圣般的智性光芒取代:“天才的构想。它打开了一扇门,宋先生,一扇通向真正‘自组织意识’的门。”
分析室内弥漫着旧纸、咖啡和电子元件散热的混合气味,霍桑的赞誉如同投入其中的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某种无形的氛围。宋安的脸上没有得意,只是微微颔首,那沉静如水的眼神深处,似乎也有一丝光芒闪过:“能得到您的认可,是我们的荣幸。这意味着我们站在了同一条探索的路上。”
“探索?”霍桑咀嚼着这个词,脸上的激赏如同退潮般迅速敛去。他挺直了因长久凝视而微微佝偻的脊背,肩胛骨在旧呢子大衣下清晰可见地绷紧。
那副学术权威的铠甲,在短暂的卸下后,似乎又被他艰难地、固执地重新披挂起来。他绕过宽大的实木工作台,没有坐下,而是径直走到那扇小小的、蒙着灰尘的窗户前。窗外是大学城冰冷而规整的现代建筑轮廓,在铅灰色的天空下显得坚硬而遥远。
他背对着宋安,声音重新变得干涩、冷静,带着一种刻意拉开的距离感:“探索需要燃料,宋先生。
不仅仅是智力的燃料,更是…现实的燃料。”他侧过脸,灰蓝色的眼睛在镜片后锐利地扫向宋安,那目光像手术刀,试图剖开对方承诺的表皮。“人工智能,尤其是你我所追求的这种…触及意识本质的探索,不是一场短跑。
它需要持续、巨量、不计短期回报的投入。硬件、算力、顶尖人才的时间…每一样都是吞金的巨兽。不是靠一时兴起,或者…空谈‘魄力’就能填饱的。”
“魄力”两个字,他说得异常清晰,带着一种微妙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嘲讽尾音。那深褐色的咖啡渍,似乎又在他眼角的余光里灼烧起来,提醒着他某种顽固的偏见。
宋安沉默地迎接着霍桑审视的目光。他没有争辩,没有立刻抛出更宏伟的蓝图。他只是静静地听着,仿佛霍桑话语里潜藏的冰碴并未刺中他。直到霍桑说完,那带着审视的目光几乎凝固在空气中时,他才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
“我明白,教授。”宋安的声音平稳如常,甚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真正的投入,是承诺的基石,而非承诺本身。”
他伸手,动作从容不迫,将桌面上那个刚刚展示了革命性构想的平板电脑轻轻拿起,关闭屏幕。金属外壳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如同一个奇迹被暂时收纳回平凡的外壳中。
霍桑看着宋安的动作,嘴角抿成一条冷硬的直线。他转回身,彻底面对着窗外那片灰蒙蒙的天空,双手插进旧呢子大衣的口袋里,肩膀微微耸起,像一尊拒绝温暖的石像。
“其他老板,”霍桑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近乎自言自语的飘忽感,却又清晰地敲打在寂静的室内,“坐在你这个位置上的人…以前,也不是没有过。他们也拍过胸脯,用最华丽的词藻描述过他们的‘远见’和‘决心’。他们承诺的投入,听起来比你今天所说的…也许还要更慷慨一些。”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那些早已褪色的面孔和空洞的许诺。
实验室深处服务器阵列那恒定的嗡鸣,此刻仿佛被放大,成了这沉默唯一的背景音,低沉而持续,像时间本身在无情流逝。
“结果呢?”霍桑的嘴角牵动了一下,形成一个苦涩而了然的弧度,仿佛这问题的答案早已刻在他的骨头上,
“市场风向一转,季度报表一难看,或者…仅仅是他们觉得进度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速度…那些承诺就像阳光下的露水,消失得干干净净。留下烂尾的项目,心灰意冷的研究员,还有…”
他的声音更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被浪费的时间。最宝贵的时间。”
窗外,一只灰色的鸟倏地掠过冰冷的建筑立面,留下一个转瞬即逝的影子。
霍桑没有再说下去。他只是站在那里,背对着宋安,望着窗外那片缺乏生气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