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到了一百零八人,并有各种版本,总体来说,人们喜闻乐见的杀阎婆惜、武松、鲁智深和燕青、九天玄女都有了,不那么受人喜欢的李逵也有了。
皇帝们看完之后纷纷表示“已经搞不清楚历史和故事了。”
“写的真好呀,栩栩如生。”
刘奭“如果成功篡位了到也不错,似乎没有重文轻武。”
李纯连连摇头“不不不,汉朝的皇帝呦,你仔细看,这里面门第之分还是很严重。”
“宋江分明一伪君子,晁盖无谋。”
“你看的哪个版本我这本写的还好。”
“你看的什么版本”
“宋江这黑厮还算义气。”
“你看的又是那个版本”
究竟是为了兄弟们的前程被招安,还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拿兄弟们当踏板,亦或是心怀忠义,事儿是一样的事,但只要笔下稍偏,给人的感觉大不一样。
无聊的人跑去问赵佶“李师师和燕青什么关系”
“听说李师师被你封妃了”
“听说金军入城时燕青带着她跑了”
远隔一百七十多年的绿帽一定要结结实实的扣在他头上。
任凭宋徽宗如何反驳,闲人们坚决不信“怎么可能是假的,你都被金人抓走了,既然李师师没在妃子名单中,就肯定是被救走了。”
“什么姐姐弟弟的,少来这套,就姐姐才有意思呢喜欢大姐姐的可不只是唐高宗一个。”
“就是”
李治和武媚娘现在都不在。就算是他在本来皇后比自己年纪大的皇帝就不只一个两个。
鬼魂们早就在地府寻找宋江,每个人都想诚心诚意的跟他说“不该招安啊”
寺庙里或独居的那些高大健壮的和尚屡次被人问“请问您是鲁大师、鲁提辖吗”
施耐庵又给这些零零散散的故事整理了一番,写作水浒传,三十六天罡原本就有实数,七十二地煞中有些是强行凑进去的,为了凑数,造假古董的、卖药的、做贼的全都进去了。他生在元朝,所写的人间风貌名为宋朝实际上是元朝,虽然前后差距不过二百年,但风俗变化很大。
人间不敢写他们起义成功。阴间的戏班子肆无忌惮的请文人来写本子,写宋江打入东京汴梁,夺取宋徽宗的帝位,然后带领众好汉迎战金国。
宋朝的编剧不敢写,唐朝的家们兴高采烈的用白话写了这本子,写的要多爽有多爽。
寇准、岳飞、辛弃疾等爱国将领看的脸都黑了,古往今来,头一次有人把谋反搬上戏台并大受好评。但后半段攻打金国的部分看的人暗爽,完全不合逻辑和国家实力,但是爽。
刘备和诸葛亮相视而笑“不知道三国故事写出来会怎么样。”
孙策也强拉周瑜来看戏“总归有些悲凉。”
现在戏台上也有一点三国故事,但改动不大,没什么意思。
苏轼苏辙平静的看戏,看完戏之后远赴千里去见司马光,特意嘲讽他“资治通鉴能通古今呀。”苏轼也知道这书里添加了一些不存在与历史史料,只见于的东西。
司马光“”苏东坡真讨厌啊。
苏轼又问看司马光热闹的王安石“唐宗宋祖都不要荆公吗”
王安石“”
是的。李世民和赵匡胤都觉得他不会用人。
章惇是和王安石一起来的,反问道“你放浪形骸,打算学鲁智深吗我可以给你打一把镔铁禅杖,送你到边关去。”
苏轼“你现在说的算吗”
人间的谋反层出不穷,盘剥百姓给官员勋贵发福利,又要维系通行天下的站赤驿站,盘剥以及交钞滥发,江山并不稳固。
白莲教、红巾军的异军突起让倡导灭佛并迄今为止还在的宇文邕、李炎、郭荣激动起来,心有灵犀的聚会“他们惯于结社谋反”
“不过这次谋反是对的。”
“韩山童刘福通二人,你们看好谁”
作者有话要说 中午躺着晒太阳的时候睡着了醒过来之后脑子里的大纲忘光光。晒暖真舒服喵
1火器的历史很久远。根据我的深入研究,宋朝的火器发展的不是特别好,因为缺铜。元朝的火器发展的很好,很多大炮。
2南宋国富民穷。元也是一样。
3只关注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不好,小堆抱团是结党,皇帝这么干属于偏听偏信。我关注了几个立场跟我正相反但还不是很恶心的人。我不会被他说服,也不想说服他,只是看看不同的声音,多元化。偶尔对方傻叉几条,也坚持看。
4水浒传是我童年最爱不免多写了一点。b站的u主吸奇侠讲水浒很棒哦。
5对红巾军没什么印象就记得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怀疑我的历史知识到底学了点啥。
感谢在20200312 16:01:3520200313 17:13: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