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住口”
左右的阎君全都扶额,都和嬴政一个念头,这群人太吵了带出去打一顿不行冷静。
朱砂痣阎君带着起床气,伸手对着眼前空气虚抓了一把“收”
猛将们整齐划一的昏倒在地上,刹那间鼾声如雷。
朱砂痣阎君面带的色的对左右说“我生来只修炼一桩法术,不论对方是谁,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我施法,都能昏睡过去。”
嬴政叹了口气“真是相见恨晚。”他生前有一点点失眠。
白发阎君并指如刀,斜劈了一下,只听空中似有剑鸣,念叨“破”
鼾声一起停了,他们揉着眼睛迷茫的爬起来,旋即大惊,一个个噤若寒蝉。
索性不分主次,这群人全都派去充当先锋营,辅以一万禁军,杀入突厥的地府把自己人带回来,如果可以就顺手带上阿史那社尔和其他突厥亲贵。
出发之前又有一些突厥人找了过来,李世民有三十名突厥王族组成的亲兵,只有其中六个人跑回去探亲失落其中,现在他们都想把人救回来。
不是很简单,不过猛将们决定以人头算战绩,割耳朵计数。
自然不是自己割,是身后跟着的士兵割。
带回来二百多人以及几十麻袋的耳朵,清点数目之后没处扔垃圾,就扔到深坑地狱里。
李治风疾发作,只能由皇后理政的消息传到地府,众人都想看李世民怎么解释。
李世民“弘儿只有十岁,难道你们要太子监国比起大臣和兄弟、儿子,自然是妻子更可信。隋文帝,你说是也不是”
杨坚“哼。”
杨广点点头“这倒是,只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把兄弟杀光,以防不测。”自损八百也要伤敌一千。
李世民“看你每日练武,不知有何进步来来来,请赐教。”
揍之。
灭掉百济不久。
龙朔元年,李治想亲征高句丽。
地府比人间还紧张。
幸好被武皇后和文武群臣劝住。
“太好了”李渊和李世民抱在一起跳舞来。最近也听说了一点李弘的政绩,非常仁爱,可以。
杨坚盯着儿子有点手痒“萧观音劝过你没有”
“劝过。我没听。”
杨坚“难道她不如武氏为什么不听”
“大概是没被女色操纵吧。”
征高句丽这件事是好几个皇帝的心病。
如同巫蛊压胜一样。
多少个皇后和宠妃都折损在这件事上,第一个王皇后就因此被废。
宦官王伏胜密奏皇帝,说皇后带道士郭行真进宫行压胜。李治就叫上官仪来询问。
上官仪废后废后一定要废后
李治越听越生气,也觉得她对自己干涉太多,烦“嗯。”
两宫距离不近,通风报信的宦官旋风似得跑过去禀报皇后,武皇后正在批阅奏折,把笔一扔,嫌弃步辇太慢,仗着身体好飞奔过去,必须赶在皇帝签字用印之前拦住这件事她冲进去时,废后的诏书才写了一半。“圣上九郎”
上官仪就跪了,还没废后,这就还得尊重。
李治看她脸红扑扑的,瞪大眼睛含着泪水,又愤怒又炙热的盯着自己,胸脯剧烈的起伏喘息,脸上带着汗水,忽然又觉得心软了,往后靠了靠,双手抱胸“你来干什么”
“我在不来,还做得成夫妻吗”武媚娘大步上前“听说你要休了我为什么是因为我不让你去征高句丽那地方苦寒,我心疼我的九郎先帝也是风疾,咱们侍疾的时候见过先帝被病痛烦恼的样子,还不是去高句丽太冷加重了病情。我若存了坏心,只管让你去,在宫里等着你得胜归来,我再过几年就能稳稳当当的做太后,也免得触怒你。”
“不是啦。”李治小声说,有点怕她生气,又觉得挺高兴,这副热情洋溢的模样可比威严端庄的时候好看多了。
“那就是听信奸臣谗言,怪我秉政我恨不得以身代你的病苦,做不到,这才退而求其次为你分忧。每日战战兢兢的理政,外面的群臣怪我,难道你也不信我。往后让弘儿监国,我再也不问政事,看你们父子谁先累坏了。陛下若还不息怒,那废太子李忠圈禁在李承乾当年的居所中,先废皇后,再废太子,你把我们娘仨也送过去,往后就是大臣们陪着你呜呜”
“别别别,都是上官仪教我的。我头晕。”李治想起自己每天上朝,快快乐乐的批阅奏折的时候,但凡身体撑得住,怎么可能让皇后处理这些事。比起皇后,自然是大臣们更不可信。唉可惜儿子小。
上官仪啊
武皇后先顾不得收拾上官仪“你退下。”看来不能纵容皇帝和姐姐偷情没好好睡,心就远了。
上前坐在李治身边,抱住他又抱怨又撒娇又委屈的说了一通,很快就把他捉到床上去。李治一边是安慰生气的皇后,一面又是久未亲昵,真是不可描述。
没过多久就怀了一个小婴孩,就是后来的太平公主。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