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授课+刘协(9)(3 / 4)

易经是逻辑学,也是经验积累和事情演变自然规律,写细致全面,六十四卦各不相同,各有其逻辑。朝代更迭,人成败兴衰都有规律,其中虽然有玄学一部分。

他叨叨开始讲,语气温和,说话不急不缓,既不狂傲也不要求听众一定要完全相信自己。

扶苏有些怅然,他小时候常常听父亲生气鄙视分封制,分封制确有其缺陷,但周文王这人确有雄才,能服人。

张嫣扯了扯两人衣袖,轻若耳语“这和我之前所听不一样。”

扶苏暗笑,这是公开讲课,自然不一样。现在姬昌说起朝代更迭时,说这是天命注定,又全方面分析了何为天命,不是昊天上帝闲没事说去他这个朝代该结束了,就结束了。而是由皇帝 后妃 大臣 外戚 官吏 军队 气候状况 理政用兵天命,但这些人整体评分低到一定程度时,天命就结束了。又说起地府冥君,盛赞他们节俭朴素,知民间疾苦,爱民如子,简直是帝王这行当中楷模,还是禅让制而不是家天下,他们才能真正千秋万代

多强求生欲。“自然不同。”

张嫣心说,她意思是希望他们不要将这些话当做是周文王真意,易经不全是这样。他在谦逊,你们不要当真呀。他谦逊是他涵养,你们要是当真了,会有损失。

正要解释,转念又一想,他们都不傻,哪用得着我提示呢如果他们听不耐烦了要走,我再拉住他们。

所有人都安安静静听着,就连刘邦都啃着竹签子陷入深思。

刚死前任汉朝皇帝、现任山阳公刘协来到地府时,带着他回来刘据特意绕了半圈从西门进,远远看到这一幕轰轰烈烈声势庞大讲学。

刘协早就看淡了皇权,对生死也不是很在意,淡淡问“这些是什么人”

刘据叹气“周文王在此讲授易经”

刘协淡然道“无用之物。”

嘿,还真没法说他什么,计划巧妙夺取曹操权力,都被他发现并压制了,就连衣带诏那么缜密事都能被发现,还有什么好说通过周易能推断出来吗不能。

能猜到曹操在两次威胁之后,竟然没弑君吗不能。结合之前经验根本猜不到。

刘协现在看淡了天命,会审什么也无所谓,爱咋咋地,根本不想自己未来了。

会审是很严肃,不是去判官厅会审,而是在阎君殿中会审,请了三名判官前去一同会审,其中当然有嬴政和刘洵刘病已,但没叫同为判官并且人品口碑都很好刘恒,还有一位端庄严肃女判官,看不清容貌。

阎君们在刘协到来之前,已经开始探讨他事“刘协到底能算是个皇帝吗要是算是,那就省事了。直接搁帝镇里完事儿”

“他当然是皇帝。虽然柔弱,却有雄才,只可惜生不逢时。”

“生不逢时多了,现在需要盖棺定论按照什么规格对待他皇帝吗山阳公么”

“我觉得不算,他禅位了,以前少帝走了好几个。”

“这倒是。但是刘备听闻他死讯时,尊他为孝愍皇帝。曹操都在帝镇里了,他怎么不行”

“曹操除了祭祀和仪仗之外,军政一把抓,当然算是皇帝。”

“刘协也曾执政,在许都有朝廷,穷归穷惨归惨,还是皇帝。”

“他那也算是执政”

“人家能下诏诛贼”

“没成有什么可说,要不是曹贼手下留情他就死了。”

“现在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我觉得将来很可能会追封他为皇帝。”

为首白发阎君有些心烦“我问你们,他有文治武功么”

“有一点吧。”

“他杀过人么有人因他而死么刘协一生功过,算不算是个皇帝”

那当然有啦,衣带诏株连甚广,几乎整个朝廷都换血了,伏皇那次牵连也不少。这些人当然是因他一念而死。但是,这能怪刘协不甘心为傀儡吗不能。试图反杀曹操这件事,合情合理吗

就算不搭理儒家那套君臣父子理论,任何一个人不甘心为傀儡,觉得自己有生命危险还有足够例子直接动手,都是合理。

那么曹操杀了那些要谋取他权力乃至于性命人,有错吗阴间计算结果是中心一部分真参与人杀了,不能算他错,外围一部分被随意株连人是他错。

对于权力争夺,凡事能做主人都没有正确答案,没有谁就该放弃投降,但两方势力角力所导致死伤,才是地府需要面对主要问题。

这也是阎君把他们关在一个镇子里,让仇敌们毗邻而居原因有仇请单挑。

“祖龙,刘病已,现在知道你们这些皇帝有多麻烦吗”

嬴政知道自己有多厉害了,一脸淡然不麻烦要么是隐士要么是废物。

刘病已一脸无辜我是个好皇帝啊。

商量结果很简单,最近地府挺忙,刘协先别想去投胎,没时间细审其功过。

刘协淡定如老中医,他现在也确是四十多岁外貌,须发花白。他出生之前母亲就被何皇后何进之妹恐吓喝了几份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