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说“韩都尉,这番话中有什么典故”
韩非撇撇嘴“宦官讨好他,他没见过驴,宦官就选了四匹漂亮的小驴来拉车,刘宏高兴坏了。后来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刘宏呼为狗官。十常侍你们没听说过”
“嗯,想起来了。”
因为皇帝们很关注人间动态,就不需要逼问刘宏的治国啊、朝政啊、府库啊一类的问题,直接打就好了。
刘邦认认真真把趿拉着的鞋穿好,然后狂踹刘宏的腰和肚子。
刘恒“唉,我都看不下去了。”他也参与其中。
刘志还在继续殴打他,刘启插不下脚,就在旁边生闷气。
接力赛还在继续,刘邦踹了一会累了,阴沉沉的跑到旁边坐着喝酒。
刘志的体力也耗干了,去旁边席地而坐,累的直喘,眼前发黑。
刘盈和刘启两人上前去继续踢踹,半点不留情面。
刘邦调整好心态,放声大笑“呵呵呵呵好啊,这群四体不勤的家伙,总算活动活动,将来再有什么事,只要身体好活得长,都能应付。韩都尉,来两脚”
韩都尉口是心非的摆手“不了不了,不能干这种事。”
“镇长,贤婿,你去打两拳”
阎君们不再接见其他来求见的人,开始叹息“挽救乱世的远程操控、托梦指挥大计划正式失败。刘宏真是可恨。”
所谓的挽救乱世,实际上不仅是挽救乱世,安抚黎民百姓,更重要的一点是让地府从阎君到鬼卒的人都能有点休息时间。阎君们计划的很好,让这些经验丰富的明君们指点阳间的皇帝应该如何治国,只要他们能听,就能把乱世无限拖后。给天帝打了申请报告之后拿到一次试行的机会,如果有效,就正式通过,如果不可以,就彻底取消。不能拿托梦这事儿闹着玩。
阎君们盘算的非常仔细,首先呢,要让皇帝去做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宋皇后的冤屈。
其次呢,派去的皇帝得是他认识的派了汉桓帝。
排除了两大可能阻碍事件的难点,结果刘宏不吃这套。
“上天虽然有好生之德,却要顺应自然我们不能干涉的更多,就这一次机会还是勉强要来的他们自己不珍惜,死了一了百了,受累的倒是我们。”
“还以为他们拜祖先拜的挺虔诚的,让祖宗去托个梦能听。没想到这么简单两件事,他们都不听。”
“我早就说了不行,给钱吧。怎么治国,早就写的清清楚楚,怎么长寿也写的清清楚楚,你瞧有人听吗”就看看那个小白胖子,一天天的喝汽水吃雪糕,知道控糖能减肥吗知道小裙子穿着紧吗知道健身吗知道计算卡路里吗都知道。做不到。皇帝的治国也是一样,没有不明白的道理,没有都能做到的皇帝。
阎君们唉声叹气了一会,开始处理眼前这些与众不同的上奏。
有殿前都尉的、有判官的、有校尉、有普通鬼卒的、甚至还有普通鬼的上奏。
也有许多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刚开始不愿意离开,等到了乱世,就责无旁贷的想往上冲。
他们的身份虽然不同,目标却是同一个他们不愿意坐视人间血雨腥风,自己却在阴间安享太平,希望能投胎去人间施展才华,要么是匡扶汉室,要么是结束战乱,一统九州。
都觉得自己有本事,能在乱世中出一份力,守护一方百姓,镇守一城,阻挡敌军。
有些人觉得自己能当谋臣良相,能为明主出谋划策,也能筹措粮草举荐贤才。
当然了,不是所有的出发点都正直善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死了之后也是形形色色。有些人觉得乱世出英豪,自己文化水平不行,武功也不行,在盛世没什么出息,到了乱世中说不定能复制一下汉高祖的老路,一统天下。
其实他们没见过汉高祖,连他做的事都不怎么知道,只知道这人不事生产游手好闲,巧了,自己也不事生产游手好闲,至于刘邦能识人用人,听信谋臣的分析,能屈能伸,这些他们就不知道啦。
统一天下一样会有人死,可是只要是乱世,就会有人死,有道是长痛不如短痛。
阎君们对此无可奈何。能说他们错吗不能,一个个无比的正直坚韧,就差以身殉道了。
“唉,这不就是添乱吗。”
“算了,本来也乱。”
殿前都尉忍不住了“阎君,我们拳拳赤子心,为何说您看我们是要添乱”
“唉,你们到人间之后,不论各自为政,还是各为其主,为的都不是天下人的生死存亡,而是自家主公或自己的家业。现在是同僚,将来却会各自倾轧。”
去的人才越多,越是给他们添柴,让时局更复杂更混乱。
秃头的阎君“能耐越大,越要力压群雄。”
有猫的阎君“哼,你们就是不想加班,干脆去人间给我们添乱。要去便去,去人间投胎一遭什么都不记得了,性情却不会变得太多,等你们回来,依然要抓来当差。”
白发阎君一锤定音“让他们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