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很多年的江湖,正巧在你们西夏不是有个叫徐江南的,听闻还挺有名气的。而你又恰巧与他同姓。”
徐江南恍然大悟之后,之前因为女子询问卫澈的那点滴感慨这会也烟消云散了,换来的反而是飘飘然,浑身舒爽。
刘馨又是罕见的低声问道“那你认识他吗”
徐江南笑了笑,摇了摇头说道“不认识,但据我所知,他应该算是个混账,一个面如冠玉的混账。”
刘馨愣在当场,从未听闻过有人用这种方法来形容和描述另外一个人。
徐江南却是哈哈大笑,再也止不住自己的心性,翻身上马,清朗的声音从斗笠之下传了出来。
“徐某人谢过钱老的数日款待,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就此别过,后会无期”说完甩了个这些时日里最为痛快的一个鞭花,扬鞭纵马而去,极为潇洒,至少徐江南自己是这么觉得。
不过说来,他不走不行了,刘若云早在刘馨过来找他的时候面色便阴沉的可怕,尤其后来刘馨放开距离的接近之后,面色铁青的似乎能滴出血来。
他也懒得因为这种心思去和人争斗,觉得跌份,反正前路漫漫,走了这么一程没上九品,那也没有办法,只能说自己福源浅,机缘未到。
老人看着徐江南离开的方向,轻哼一声。
而刘若云却是直接朝地上啐了口唾沫。
刘馨望着徐江南的背影若有所思,因为之前她若有若无的听到过一句话,今夜前方会有沙暴,她抬头用手遮了遮阳,无风,烈日当头。
{} 无弹窗一夜敲打,刘若云再见徐江南便如老鼠见猫,面色青白,徐江南对此视若无睹,刘馨倒是罕见的说了几句关心的话语,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刘若云只是摇头,轻笑着说昨夜喝酒赏月,怕是受了点寒气,刘馨点了点头,北地是这样,白天烈阳遮目,到了晚上一样要盖着被褥,也就没深追下去,对此似乎觉察到了什么的钱姓老头却是面色阴寒的看了一眼徐江南,不过也是仅此而已。
当年那名先贤在郑县被抓其实也有一个原因,没有文牒,出不了关,在大秦一统之间,郑县算是一个小关隘,不是五湖四海的要塞之地,却是一个渐次的分水岭,再往北,城池零散,也就没有其州郡的繁盛光景,所以当年凉州地广,人却少的可怕,而东越江南道不及凉州,要论人数却是数倍之上。
一伙人上路之后,出了郑县,也没多少人关注,十来号的人,若是惹得全程惊异那才是少见多怪,更不要说在这个时间点上,早些天数,不知道有多少类似这样的队伍过来,大秦侍诏灭了城,西夏金陵方面却是无动于衷,那些江湖里开族传代几十年几百年的老狐狸早就嗅到了些许不寻常的味道,蠢蠢欲动,徐江南翻案,充其量算是抹黑了皇家的名誉,而宁西居一举,却是在挑衅皇家的权威,比之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哪国,皇家权威才是最基础的东西,而今这份象征沉默的举动,倒是像一种信号,朝廷垂暮的信号,宁西居虽说贵为大秦侍诏,且不说大秦是什么时候,就轮如今的作态,分明是江湖人的手段,也是江湖人的作风,西夏君主不痛不痒的调兵过来,却也只是驻扎在江城百里之外,却不敢推进稍许,要说想当个隔岸观火的人那真是傻子,毕竟死的都是他陈铮的子民,削弱的都是西夏的实力。
一行人顺着凉水支流往北,河面由宽变窄,紧接着快到源头的时候停了下来,离璧城最多也就三四日的功夫,刘馨后知后觉发现无论老人还是刘若云,似乎都有些惧怕那位带着破烂斗笠遮尘的背匣男子,而她每次想要靠近的时候,总会被刘若云用些借口给阻拦下来,可她问起来,她这个刘公子却支支吾吾闭口不言,而老人方面更不要说,她不敢去问,只是听家里人说老人是个江湖好手,早些年在北地也有过不小的名声,再者从出门开始,她大小也都闯过一点祸,都是老人出面给解决,她不算是那种依仗有后台就变本加厉的那般女子,知道收敛,尤其是老人觉得惹不起的人。
只不过这番时日下来,她觉得那个背匣人不算那种不好打交道的人,至少性情上算是温和,平素安分,也没见有过什么出格举动,除了那天那一曲她也没听闻过的淡伤曲子。
女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刘馨可能还算不上一个女人,但已经走在这条路上,看一个人不舒服的时候,他就算是做个寻常到极点的动作,她也会觉得反胃恶心,当看一个人顺眼的时候,就算再不入流,她只会瞧得见闪光点。
对于徐江南就是如此,当然仅仅是好奇,她以前身边就不缺少那类耍宝哗众的青年男子,即便有些沉稳,却也会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从她的眼前经过,当然仅仅也是经过,她对这些人偶尔一看,仅此而已,记不住太多,而徐江南则不一样,那天曲罢,有些时候,她会偷偷关注这么一个人,笑容温和像夕阳,喜欢躺在马背上,用斗笠遮着面容睡觉,一副懒散样子,却在进城走马穿道的时候翻身下马,然后牵马而行,有时候街道也就那么大,有些挑着扁箩的农夫见状会让在路边,可即便如此,穿身而过的时候,她也会皱着鼻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