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凉州刺史李怀(3 / 6)

仗剑江湖 骑驴上仙山 12312 字 8个月前

数,也就没有情面可讲,所以这个刺史位置也就老夫能坐稳。不过呢,瞧着样子,跟曹老头骂了那么多年,似乎也该交权了,恋栈不归可是大忌。”话虽然这么说,李怀眼里的落寞之色徐江南看的一清二白。

李怀叹了口气,似乎有些事终不能幸免,继续说道“说你爹冤死,这事是真的,而且不止老夫知道,满朝文武也都知道,你爹反不了,你爹是个比聪明人还要聪明的人,若他要反,在蜀地就可以找个借口不归朝,天下之地,为西蜀最为易守难攻,就连关中城墙百丈也不及,为何还要回京复命满朝文武装傻充愣而已。

可说你爹死的不冤,这话也对,朝廷中人想他死,江湖世家想他死,就连北齐,也想他死,但要说没有活路,这话放在现在,我都不信,不过十条偷生活路之中,你爹选了条取死之道,说老夫明哲保身也好,胆小怕事也罢,在老夫眼里,徐将军就是死得其所。”

徐江南眼眸微低,像是有些愠色。

老人呵呵一笑,不问不顾又是说道“打天下哪有不死人的,你爹只不过死在了一个错误的地点上。选了条让老夫最敬佩的路。”老人吸了一口气,吐出来之后才畅快说道“你爹在西夏朝廷位高权重,你觉得会没人想去抱这棵大树又或者说是你爹为了避嫌党派权臣的名头,怕圣上起疑心,皆拒之门外。”

老人轻哼一声,摇头说道“你爹其实打心眼了瞧不起这些人,纵横之术讲究谋兵谋国谋天下,朝廷那些将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背后却是谋权谋利谋名声,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爹愿与老夫说上几句,喝过一次酒,老夫觉得荣幸之至,可同样也觉得悲哀之至。

放眼满朝,求权之人太多,读书人读的是治世之道,明理之道,却不是求权之道,为官之道。”老人悲哀闭眼,感概说道“说到底,就是风骨歪了啊。一个只会上奏朝廷说地方祥瑞的张鸾,一个只会在锦绣文章中夸夸其谈的霍广汉,还有就是阴谋阳谋只会用在争权之上的严骐骥数不胜数。”

老人眉眼低垂,自嘲说道“老夫说了这么多人,可其实自己也是贪生之辈,换做当年,估摸着也是苟且藏名,了却余生。”

徐江南默不作声。

李怀望了眼天,天边很蓝,他却是惆怅满怀的说道“可其实在他们眼里,你爹才是风骨不正,还有如今敢为徐家言的礼部尚书周东年,可惜了,满门抄斩,不过这老头子似乎早有先见之明,打发自己的儿子去云游天下,倒没断这份周家香火,比起他,老夫实在是汗颜。按理来说,这事得我来做,又或者说至少得为你们徐家出出声才对。”说完之后,李怀径直看着徐江南。

徐江南摇了摇头,知道他在等什么,善解人意说道“不怪,我爹的事没必要将老爷子的身家也搭上去,”

李老爷子不出声,只是深深望着徐江南,小半会之后,将手上已经凉了的茶水放下,呼了口浊气出来说道“你爹就是这份心性,而庙堂那些人就是吃定了你爹不避不闪,先不说二十年前错综复杂的局势,你爹瞧不起朝廷那些脊梁弯了大半的人,而这些人便是借着天下评作势,想把你爹给拉下水,若他避了,那之前作态也就成了笑话。这是谁都能看出来的阳谋。就算圣上”李怀说到这里之后,想了想,没有继续,将话给咽了回去又是说道“你爹赴死之后,你娘也跟着离世,老夫想着徐家一脉似乎就此而终,至于背上什么名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再加上若是你爹背上国贼名声于西夏朝廷有益,老夫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到前段时日,听到说徐家还有人存活于世,这才觉察到似乎是老夫错了。倒不是老夫舍不得身家,若是只死老夫一人,能将你爹落实二十年的名声扳正过来,老夫也愿意,可老夫之下还有两代人,老夫一倒不打紧,这些年为了将一些脊梁正的读书人送到青云路上,没少得罪人,就这么撒手离开,置自家后人不问不顾,不愿也不甘啊。”

徐江南紧紧抿唇,站在横梁上蹦跳的黄鸟突然胆大包天的跳到石桌上,低头啄吟。

正是这时,李怀站起身来,闭上眼,微微弯腰,恭恭敬敬鞠了一躬。

只不过腰没来得及弯下,徐江南便用剑匣撑着老人,徐江南紧接着说道“老爷子,小子过来并不是寻仇,又或者讨债,再者老爷子也没欠徐家什么,若是受了这一份大礼,到时候去燕城之时,我爹说不定得从墓里跳出来将小子的腿给打折。”

{} 无弹窗黄梁生也不知道见了周公几回,总之醒来的时候已经断了片,徐江南也没同他说上那天之事,任由他傻人傻福,秦晨而今对于这些事情也懒得出面,任由徐江南折腾处理,若后者能解决,他也乐见其成,若后者不能解决,说真的他出面了似乎也没用。

不过这番交错之后,徐江南和秦晨一伙人再往长安走,时不时便会碰见一些往西北过去的佩剑公子,有些还是锦衣,头戴高冠,腰悬秦佩,大摇大摆,有些似乎已经吃了点小亏,知道藏拙,无一另外,队伍之中都会带上个镇场子又或者老江湖一般的人物,大多六七品的样子,也有过八品小宗师,就像春后蚂蚱,陆续从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