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江山当死,社稷不当亡(2 / 4)

仗剑江湖 骑驴上仙山 7250 字 8个月前

佛这一切就在他的掌握之中,见到众人思量的样子后,一副于年纪不相符合的自信油然而生,继续说了下去。“某从北齐过来之时,在当年西夏的边境打探过,西夏与西楚在当时战乱不少,但不同的事,西夏攻下一城,抢银子抢人,西楚夺回一城,也是抢银子抢人,区别在于,西夏抢的是读书人,西楚抢的是年轻女人。”

年纪轻轻的吕嘉又是一笑,像是嘲讽这些西夏的读书人,就像当年徐暄在长安摆棋嘲讽侍诏一般。“算不算高下立判不知道,但能肯定的事,灭西楚的肯定是西楚自己人,除了一个私奔到长安的徐暄。换句话说,西楚的气数国运是被西楚人自己给丢弃的。只是又说回来,分久必合是几千年来恒古不变的道理,能者上而已。”说完之后,吕嘉羞赧一笑说道“所以小子取了个巧,当亡不当亡问的都是人心,说当亡的自然是西夏人,说不当亡的则是西楚人。”说完之后一脸深意的看了眼谢夫子,只是脸庞稚嫩,所以强颜做出来的严肃神色反而有些滑稽,深深一拜。

谢夫子知道吕嘉这一拜的意思,摆了摆手,没有说话,似乎还在咀嚼吕嘉先前的话语,过了很久,才抬起头,洒脱说道“没什么遮掩的,老夫本就是个亡国人。”不过这一言说完之后额间又是凭空多了几道皱纹。

吕嘉似乎也是觉得为了让夫子印象深刻而故意做出来的狂生姿态有些过分,又是圆滑说道“不过小子认为,读书人的风骨不应该是为一国而生,而是为天下社稷。一国的江山当死,读书人的社稷不当亡。”

谢夫子默念几句江山当死,社稷不当亡,一眼精光,也没以为吕嘉年纪小就故作高深姿态,端着酒壶上前,在吕嘉面前倒上一杯酒,以平辈姿势递了过去。

原本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一副轻狂样子的吕嘉在这会反而拘谨惶恐起来,不知道如何动作是好,谢夫子瞧见他的神色也是放下心来,一个年纪比他孙儿还要小的人,却能头头是道说出这么一番大道理,就算是哗众取宠也是超人一等。

谢夫子平和一笑打趣说道“怎么了,先前还是一腔豪气,指点江山,如今日暮西山了还是说西夏的酒当真就这么不入你的眼”

两腔提问却是激起了吕嘉的意气,恢复了儒生的谦谦气度,双手接杯一饮而尽,然后一本正经骄傲说道“夫子,这话小子当真没掺假,西夏的酒,就是不如北齐。”

谢夫子越老越精,这话的一语双关听得分分明明,一是说酒不如北齐,二是同先前人心相得益彰,他这是在表态,自己是北齐人。像个长辈一番,用手点了点吕嘉,旁若无人问道“老夫著书还差个研磨的书童,看你不错,年轻气盛的,就你了,哈哈哈”

吕嘉也是惊喜,躬身一拜。“见过夫子。”

也就这番,在做了一夜陪衬的一干人等艳羡的表情里,谢夫子带着吕嘉上了山,就此尘埃落定。

再往后的经宴上,似乎就没听过夫子收过徒弟,不过这吕嘉也是奇怪,名噪一时,但又想像昙花一现一般,接下来的好几年都没见过影子,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过对于吕嘉轻狂的举止,有人说是自知江郎才尽,灰溜溜归了北齐,有人说是等着下一次一鸣惊人,更多的人一笑置之。

有人旁敲侧击过谢夫子,谢夫子只是微笑,对此缄默不言。

想想到如今近二十年了,谁还能记得这个人呢

今日天色正好,阳光正好,谢夫子两鬓斑白的在书院阁楼上浇花。

有一人从马车车夫的位置上跳了下来,带着一个书童,上了山。

{} 无弹窗弘碧城一府以天下为名的书院里,拂晓时分就书声琅琅,书院依山而建,坐落在山脚,书院里面很是清幽,虽说往来无禁,但一般时分,一身白丁的闲杂人等也不会刻意到书院里面来,书院里面的夫子不多,两三个,不过上半辈子都是西夏翰林院或者国子监的名誉夫子,急流勇退告老还乡,享受了几年的田园生趣之后,也就想着含饴弄孙了此残生的时候,每人都收到了一封不容拒绝的书信。

到了弘碧城之后,这才了然是什么事,不过倒因为远离朝野,又是山林幽静,跟归隐没多大区别,再加上暗旨上说这个书院是背后人是那位景州书香门第连绵了几百年的唐家,这才安定下来,又生活了几年,发现并没有朝堂的拘束,恬淡自然,也就半旬一次开言授课,其他时间要么纵情山水,要么著书做着造福万世的功德,毕竟江山再美,也是那些年轻后生的事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再后来也就喜欢上这份山水,索性将家业都迁徙过来。

而世子书生想入书院很简单,门栏并不高,里面的学生也都是五花八门,天南地北的都有,并没有规定说只能收世家子弟,或者说收权贵儿孙,寒门书生多的是,而且都是象征性收点银子,没银子也没关系,帮忙誊抄书卷就行了。书院的书具体来自哪里不知道,不过这几个有些眼界的夫子,有些年轻的时候在西楚官场上任职过的谢夫子却是从这经卷中看到了几本原本隶属西夏皇庭的书籍,当场就潸然泪下。

而这些书任何人都能看,只是不能外借,可以摘抄誊录,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