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剑有刀势(2 / 4)

仗剑江湖 骑驴上仙山 7156 字 8个月前

东西悉数说出。

在她看来,珍藏起这些让她云里雾里的见解话语,显然没有徐江南另眼相待的表情受用。

徐江南也是知道闷声发大财的道理,对于秦月志得意满的模样也没用那晚的无作为去刺她。而他更是有些小后悔推测出那日壮汉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刺客。后来眼见秦月因为没有二次刺杀而放松,并没有露出先行离去的姿态。徐江南有些愧疚的没有再提醒,毕竟这些剑道上的见解对他来说太弥足珍贵了。

徐江南取下剑匣,然后拿出桃木剑,握在手上,细细观望一番之后有些疑惑问秦月“当初跟我师父练剑的时候,师父说生死有命的时候,总要有一死换一死的气势,这样才能让对面的怕死,才能露出破绽。前几日你说卫大侠那般生死相搏之际还会手留余力”

秦月想了想,一本正经说道“这个以前听我哥问了二叔,二叔说,剑客的精髓便是招式多变,劈砍刺掠,都要比刀要流畅,但是如果要论气势,怎么都比不过耍刀的。就比如武将,儒家是佩剑,而那些杀人嗜血的武将,基本都是玩枪、戟或者刀。”说到这里的时候,秦月还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二叔还说,蠢的不是拿着剑与刀客对拼气势,而是知道别人拿刀,你还要去硬碰硬。不过”秦月俏皮的卖了个关子。

徐江南糗糗的抹了把鼻子,问道“不过什么”

秦月脸上的笑容敛迹不见,温声说道“当时还听二叔说,不过有一种气机,具体是什么二叔没有详说。只是略微提到身负那种气机的人手中剑气势如海,就连大宗师境界的刀客也不遑多让。而且二叔还说,可惜身负这种气运的人身世太过凄惨,而且下场都好不到哪里去。”

徐江南有些想不通,将桃木剑收回剑匣,横放在腿上,疑惑问道“为什么”

秦月摊开双手,有些无所谓,又有些理所当然,像个对这些知根知底的老学究。“二叔说,就像人有命数,国有国运一样,他们这种身负机缘的人相当于窃了别人的命理。等同逆天而行,自然就会有天谴。我听二叔说,青城山那个十多年没有出世的邱掌教好像就是就是一个大机缘的人,好像还有一个李闲秋。”

徐江南怔了怔,神色有些落寞,沉默不言。

秦月也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看见徐江南的面色,收起刚才夸夸其谈的样子,轻声道“怎么了”

徐江南发现自己的情绪影响到了秦月,有些歉意的笑笑,随便转了个话题问道“没什么。对了,我还真没看出来,你知道的还真不少”

秦月原本得意的神色又浮现出来,有些骄傲的说道“那自然,怎么说我也是”秦月眼睛转了转,止住不言。

徐江南一脸玩味,笑道“怎么你也是什么啊”

秦月挑衅的扬了扬柳眉,哼哼唧唧不说话。

徐江南也没追本溯源问下去,看了看天色,夕阳渐斜。于是徐江南起身将剑匣背在身上,又拍了拍胸膛处的黄纸,今天对他来说收获颇丰。他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这些东西,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早就懂了。

又快到了弘道大师来给他把脉看伤势的时候了,徐江南不会摆这种架子去让大师干等。

秦月也是一脸惬意,那些来家里带着面具阿谀的人,她实在半点表情都欠奉。她回身望了眼那石壁,恋恋不舍中又舍得了一般下了山。

{} 无弹窗天台山。

这几日好生休养之下,徐江南肩上的伤已经好了大半,一般的转动也感觉不到什么痛楚,只是使劲握拳的时候会有些略微的无力感觉。他也不想着成天无所事事,便每日清晨,寺中僧人早课的时分,他也跟着早起,背着剑匣来到斩魔台。前面虽说来了几次,但也没好生打量过四周一番。

尤其是北面石壁上纵横交错的剑痕印记,相传是卫山大宗师独当年使出的剑招,因为没有步法遗留,所以到现在也没人知道这印记起始于何处,又终止于何处。只留有遍布山壁又深浅不一的纹路等着后人参悟。

徐江南不是个呆子,起先是用桃木剑笔凌空比划一番,然后觉得一剑之后又与周边剑痕怎么都连绵贯穿不起来。有些失落是人之常情,但不多。毕竟这么多年下来,想着参悟这剑法的人数不胜数,也没见几个人说师承卫山,名声鹊起的。

徐江南没有入死胡同,学着天下太多的剑痴武痴,说不顿悟便不下山,不参悟便不出世。他还得去金陵找人,还得去边关祭拜。像山壁上的剑痕,他一时半会也记不住,便找了张纸,花了几个时辰誊录在黄纸上面,一横一竖皆有讲究,剑痕深的地方便是重笔粗墨,浅的地方便是轻笔细钩。

秦大小姐这些时日也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开始呆在房间里,足不出户,也不知道在捣鼓些什么。只是这样偷得半日闲的功夫还没持续半日,秦大小姐又出了房门,上了斩魔台。坐在徐江南背后不声不响的看着他琢磨,也看着上面的剑痕,时而蹙眉,时而思索,又时而疑虑。

徐江南誊录完毕之后又细细的对应了一番,见着没有纰漏,这才放下心来,小心翼翼的将黄纸折叠,然后收进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