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只准哭一次(4 / 6)

仗剑江湖 骑驴上仙山 11516 字 9个月前

验证下自己的猜测,看人是不是故人之后,轻吐一人名字。“徐暄。”弘道方丈几十年阅历下来,眼光自然非同常人,秦月是男是女一目了然,再加上先前的小动作,以及昨夜秦月失魂落魄的模样。虽不知原因是什么,但也猜想二人关系非比寻常,所以此言并没有什么遮掩。

徐江南闻言心中一骇,可好歹他也是修了几年道行的小狐狸,镇定下来,不动声色道“晚辈愚钝,大师此言,甚是不解。”

弘道方丈笑了笑道“哦,昨夜便是少侠那位朋友见少侠失踪,在寺院一直唤徐公子,徐公子。故老衲才有此猜测。”先前问过话之后,他便一直注意到徐江南的神色,虽然面前人掩饰的极好,但第一时间眼神的变化,他看在眼里,察觉于心。

秦月在一旁倒没有太多想法,听着两人打着机锋,听着一老一少两个狐狸打着机锋,她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最要紧的东西。他姓徐,又认识自己哥哥,到时候归了家,威逼利诱问之后,这名书生的来历自然就知晓了,她想到此处,喜形于色,倒也不觉得此间有多无聊。

徐江南羞赧一笑说道“是我二人莽撞,倒让大师见笑了。”

弘道摆了摆手,称赞道“徐少侠年少英才,老衲像少侠年少时,可不曾有如此修为。不过”弘道面露为难神色。

徐江南爽快道“还请大师但说无妨。”徐江南像是没听出弘道方丈的弦外之音,自落圈套。

弘道自知如此算计小辈,自是不妥,但是滋事于他来说事关重大,也顾忌不了太多,只是老脸一红,继续问道“老衲想问,少侠的剑匣来于何处”

徐江南不解其意,轻巧说道“家中长辈所赐。却没同晚辈说过具体出处。”

弘道几十年修下的镇定安态像是一朝抛尽,同先前判若两人,情不自禁激动再问“可姓徐”

徐江南委实惊异弘道方丈的神色,疑惑蹙眉摇摇头。“大师,你这是”

弘道也是自知失态,尴尬一笑,闭上眼,像是回忆道“倘若老衲没有看错,这剑匣乃贫僧故人之物。十数年未见,这才有此失态,少侠见笑了。”

秦月家里什么宝贝没有眼高于顶,使剑世家对剑有关的东西自然是熟络于心,剑匣佩戴盛行与北,看似极其大气。后来文士发现,如果用鞘来装剑,不但便于携带,而且美观,世人附庸风雅之下,剑匣这才渐渐隐藏于光阴。也正是这样剑匣一物物向来古远,像这类东西便如上了年份的陈酒,越老越香,越老越珍馐。就凭她的眼力劲,自然看出来徐江南的那古朴剑匣极有年份。

而秦月见弘道方丈言语不离剑匣,还道是这大师是道貌岸然之辈,见物心喜,想要趁火打劫不禁插嘴说道“你这和尚,我道真是什么德高前辈,却只打人家剑匣主意,真不害臊唔,唔。”

徐江南哪能让她如意说完,赶紧用左手捂住她,免得她再口无遮拦,轻声训斥。“闭嘴”

秦月见自己好心老是被他当做驴肝肺,不放在心上就算了,到头来还要责骂自己。这委屈就如山洪一般爆发出来,想都不能想,一想便红着眼,一把甩开徐江南的手臂,眼泪滴滴连绵滑下,抹了把眼泪带着哭腔忿怒道“本姑娘再也不管你的破事了,你去死吧你,混蛋”说完夺门而出,

气氛突然尴尬,进退两难。

徐江南见弘道面色坦然,不似作伪,释然一笑道“大师睹物思人,就像他乡遇故知,晚辈也体验过,只是剑匣乃长辈所赐,不敢转赠。还请大师原谅。”

弘道也是知道乃自己心急,倒让两个小辈误会了,叹了口气,从袖子里拿了副青檀佛珠出来,放到桌台上,窘迫一笑。“唉,是老衲唐突了,这佛珠礼轻,但还请少侠稍后替老衲交给刚才那位姑娘。”

徐江南见佛珠粒粒圆润,还有些泛白光圈,他虽不懂,但看着也是佩戴多年才有如此光景。礼物太重,哪敢接下。不过见到此举确实知道大师是真的认识这剑匣。想要推脱一阵,却见弘道方丈已经转过身子,敲起木鱼,不闻不理。

只得无奈拿起佛珠告辞。

徐江南掩门的时候又想到了什么,轻声道“待晚上晚辈带上剑匣,再来拜访大师。”

屋内木鱼交错有致,弘道闭上眼,想起多年前见到一背负春秋剑匣的文士,后面是夏陵江,江上一船舫火光千丈,背剑文士一剑斩断系在他双手上的绳子,让他不要再回来。

那会,他身边还有一女孩。

徐江南寺内四处寻找一番,没找到哭着鼻子跑出去的秦月。回了客房,见到余舍,这才了解,原来她往后山跑去。

得知她下落之后,徐江南也不着急,取过剑匣,缓着速度往山后走,她能去的地方能有几个无非就是昨夜大战的石坪处。而他想趁着这段时间好好权衡一下。先前弘道方丈像似无意间提及徐暄的名字,虽然被自己搪塞过去,但估摸也是不信的。

李先生将剑匣给他的时候也说过,这剑匣原本是装了一把名叫春秋的名剑,是他爹从吴家争抢过来的,事后一直是徐暄的佩剑。而这弘道方丈一眼点破,显然是与徐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