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那年她成了亲(2 / 4)

仗剑江湖 骑驴上仙山 7528 字 8个月前

的良家妇,等来了人,无论上山之后的结果与否都对她来说都不重要了。

这清月寨的喽啰虽然说地位低下,但好歹也是手上沾过人命的,下起手来丝毫不含糊,转眼间便不到十来步的距离,前头那位一刀劈下,眼看就要血溅当场。

徐江南脚步一转,侧身躲开,揽过刀身,膝盖半抬,顶在肚腹处,先冲上来的小喽啰立即弓身如虾,面露痛苦神色,徐江南也不拖沓,再一手刀砍在手腕处,骨骼断裂的声音顿时响起。小喽啰吃痛之下,眼角青筋暴起,大刀脱手。

徐江南低手接过,顺势一捅,鲜血激射,身上青衫瞬间染红一片,咧嘴一笑。

另一个见到此景,吓得愣了小会,立即回过神来,“啊”了一声将大刀随手一抛便往寨子里跑去。

徐江南不急不缓,一手扶着已经气机全无的喽啰,将刀身慢慢抽出,尔后一掷。见势不妙逃跑那位一声闷哼,被大刀钉在清月寨大门上,刀柄颤抖,恍如蜂鸣,胆怯逃跑的喽啰抽搐几下,也不在动弹。

三人高的寨门轰然塌下,泥浆四溅。

走入寨门时,徐江南轻声喃喃“这个天下欠徐暄的,我来拿。”

门内百数凶汉握刀而立杏黄旗下,丁洪一身黑衣为首,手提横刀,刀柄系有红色方巾,雨滴顺着刀身低下,一片片寒光凛冽。

徐江南傲然而立,身姿挺拔,望着站在丁洪身旁的刘余,一边取下剑匣一边轻笑道“刘大哥,欠的东西该还了。”

丁洪闻声瞥了一眼身旁握剑站立的刘余,随后看向在雨中站立的清秀书生,文绉绉一脸和气道“不知刘余拿了小兄弟什么可入寨小叙自有酒水相奉,将误会说清,原物自当归还于兄弟。”

刘余先前只是气愤,听到这里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自身并没有欠他什物。只是见到当家的如此姿态低下,也不好发作,兀自按下心里情绪。

却又听到徐江南一字一字吐出,声音不大,至少在这倾盆大雨之中并不算大,但广场众人却是听的分明。“狗命”

刘余抢先怒道“大胆”作势便想上去厮杀。

丁洪伸手挡住,眼神阴沉,神色不悦道“小兄弟不要得寸进尺。”

徐江南像是没听到一般,提剑前行,原本青衫被雨水浸润,胸前大块污红血斑蔓延开来。丁洪见状收回手,看了眼刘余,又朝背后得力手下给了个眼色。

刘余也是气急,瞧到丁洪的眼色,随即一脸狞恶笑容,骂道“狗娘养的,爷爷倒是想看看你有多大能耐。”叮的一声长剑出鞘,一剑直刺心口,身后更是五人将徐江南围住。

徐江南虽说得了场李先生的因缘,入了五品,但终究人寡,比不上清月寨人多势众,瞧见刘余这歹毒一剑,倒也不避,只是用桃木剑身以掩耳之势拍向雨水。

于乱世里长安,处安良处起波澜。

原本平淡无奇的桃木剑身,恍如初见的黄龙潭,雨水滴在上面丝丝涟漪荡漾开来,随即又聚在一点,弹起圆润如珍珠般的水滴,在雨幕间掠过。

刘余只觉眼皮一凉,什么轻绵的东西迸裂开来,下意识眨了眨眼。

徐江南在杀人上可不是初生牛犊,雁北七张榜单,各种生死一线都经历过了。

在刘余眨眼间,脚步一蹬,本就不长的距离恍如浮光掠影,一把掐住刘余喉咙,在众人略带惊怕的面色中渐次上提。

徐江南脸上笑意森然。“你说谁是狗娘养的”

{} 无弹窗嘉安四年夏,十五日,有雨,地官初降,定人间善恶,有血光之灾,忌远行,宜诵经解灾。

清月山半山腰。

黄昏之中,山风携着凉意入山,树影婆娑,小雨渐起,山道上一男一女,男的牵马,女的一袭绿衫,青丝倾泻而下,再配上这满目叠嶂的背景,好一对神仙眷侣。

她撑起徐江南用来装样子的破伞起来,纤眉淡淡,面颊上并没有豆蔻女子的稚毛,细腻光滑,尤其是喝了酒之后,摇曳的风情中又有些娇憨韵味,时不时哼上几句小曲,不是荤腔,正正经经的小轩窗,正梳妆的这种。

她觉得徐江南像当年那位,无论是鼻眼五官,还是牵马动作,都像。只是他背剑匣,习武,气质上有些差异而已。

徐江南一路牵马,倒没想太多,只是觉得有些东西真的不能用常理揣测,例如那么惜命的老许会替人挡刀子,还有这竹青芷,分明欢喜的要紧,那一刀子还是下的决绝,还有听老道士口里说的李先生,为了越国王妃,一剑下了白云峰,几十万生灵黎民与阴间为邻,也不知这是说的江湖险恶,还是走了趟江湖最后归隐的人说的人心难测。

其实徐江南说到底也是个血气方刚的年青人,那些年见到的多,先在江湖边上打滚摸爬了一圈,没湿鞋的那种。见闻习染下并不同其他同龄人固守一疆般画地为牢,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再加上早些年听先生说过一个道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两者之间听起来就像是背道而驰的东西。不过后来从魏老侠那里学剑开始,再到现在,他理出了些许思绪出来,大抵